亞太藝術節 驚豔照葉樹林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2014亞太傳統藝術節」,23日起在宜蘭傳藝園區展開為期4天的國際表演藝術盛會,共有來自國內外7個團隊進行雙邀競演,呈現出東亞半月弧內共同的常民生活意象與傳統藝術特徵。精采的演出和文化內涵,即使出國旅遊也難以看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方芷絮指出,傳藝中心自2000年起舉辦「亞太傳統藝術節」,過去12屆共累計邀請25個國家、78個外國團隊、近千名藝術工作者來臺展現各地藝術風貌;受邀藝術家所呈現的,都是亞太區域各國極具代表價值的原生藝術,包括許多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珍貴技藝。

方芷絮表示,「亞太傳統藝術節」邁入第13屆之際,堅持以臺灣為核心,透過藝術表現打破國界疆域,累積豐厚經驗,成功型塑亞太區域文化生活圈概念;「傳藝金曲獎」今年首度由傳藝中心接辦,成功打造不同於流行類金曲獎的優質品牌。傳藝中心將串連此一獎項的豐沛活力,結合「亞太傳統藝術節」的品牌經驗,打造全新「國際音樂節」的重要展演,以「兩節一獎」能量加乘的精品概念,發展為臺灣具代表性的藝術節品牌。

今年亞太傳統藝術節的主題,以日本民族學與人類學家佐佐木高明、藤井知昭等學者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東亞半月弧-照葉樹林文化帶」〔Lucidophyllus Cultural Belt〕作為焦點區域範疇,以「東亞半月弧-茶•踏歌•照葉林」為主題,透過國內外團隊的競演,多元呈現東亞半月弧內共同的常民生活意象與傳統藝術特徵。

策展人吳榮順表示,這塊半月型的區域,由尼泊爾、東南亞及中國西南,沿著茶樹生長,途經臺灣至濟州島,終止於日本,屬於同源文化區,擁有同樣的生活方式,也具有共通的藝術表現形式。2013、2014亞太傳統藝術節接連兩年持續性議題的策展計畫,透過文化跨境和文化共同圈的主題呈現,有計畫的讓臺灣民眾與亞太區域內的民族交融,使以亞太傳統藝術為核心的藝術節,更具深刻的參與感和文化認同。

所謂照葉樹林,就是以橡樹、樟樹、山茶樹等暖溫帶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東亞特有樹種,因為樹葉有光澤,陽光一照,便反射出閃閃光芒,故名「照葉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