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展「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 工藝中心登場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院長Theresa Hummer(余德莎)及哈佛大學華人媒體實驗室策展人張晉維等貴賓參與盛會。(圖:工藝中心提供)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院長Theresa Hummer(余德莎)及哈佛大學華人媒體實驗室策展人張晉維等貴賓參與盛會。(圖:工藝中心提供)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院長Theresa Hummer(余德莎)及哈佛大學華人媒體實驗室策展人張晉維等貴賓參與盛會。(圖:工藝中心提供)

一九一九年創立於德國威瑪的包浩斯,時至今日,已不僅僅是一所藝術學校的名稱而已,它是存在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段精彩又短暫的傳奇(1919~1933),在現今社會中,也成了一種風格美學與生活態度。包浩斯是以人為本的體現,強調少即是多,以簡約、無過多裝飾為特色,主張忠於材質、形隨機能,融合純粹藝術與實用,帶動創新及思考。包浩斯美學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舉凡建築、家具、空間設計、字體、平面美編,它影響著廣大的世界。日昨邀請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院長Theresa Hummer(余德莎)及哈佛大學華人媒體實驗室策展人張晉維等貴賓參與盛會。

包浩斯學校創辦人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曾發表《包浩斯宣言》(Bauhaus Manifesto)呼籲:「建築師、雕塑家、畫家,我們都要回歸工藝!」結合工藝與純藝術,意圖打破藝術家與工匠藩籬。威瑪時期的包浩斯,包含印刷、書籍裝幀、木雕、石雕、紡織、陶藝、壁畫、玻璃畫、木工/家具、金工、染織等工坊,可說是工藝教育與工坊制度都十分健全的一所學校。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指出,創立於一九五四年的工藝中心與包浩斯學校的任務相近,也是臺灣工藝人才培育的重要推手,目前設有木工坊、陶工坊、竹工坊、纖維工坊、漆工坊、石工坊及金工工坊,提供工藝人才深入學習及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