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仇恨法律研討會 呼籲積極舉報

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Paul Kim舉例說明在懲治仇恨犯罪中的挑戰。(記者趙健/攝影)
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Paul Kim舉例說明在懲治仇恨犯罪中的挑戰。(記者趙健/攝影)

反仇恨亞裔犯罪聯盟(AHCC)26日在羅斯密(Rosemead)台灣會館舉辦研討會,為民眾普及亞裔仇恨相關法律、司法和執法流程,呼籲民眾積極舉報仇恨犯罪,以更好地解決和阻止此類行為。

AHCC創始人吳孟臻(Cindy Wu)指出,華人在遭遇仇恨犯罪後,不僅需要知道如何舉報,也應瞭解相關的法律概念和流程,以便更好地應對此類情況。她強調亞裔在遇到仇恨行為時舉報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引起社會關注,獲得資源支援,更有效打擊和防範社區中的仇亞行為。

此外,吳孟臻指出,AHCC於今年3月舉辦今年第一場活動;此次(5月)的法律研討會,邀請州、縣級官員及法律專家,為社區民眾普及法律知識,幫助大家建立執法和司法流程的框架;而在9月,他們還將舉辦第三場活動向民眾宣揚如何團結,共同消除偏見。

加州司法部的外展部門CARE辦公室經理Benjamin Nate在研討會上,介紹仇恨犯罪的定義和類別、存在的誤區、仇恨犯罪的現狀和統計數據、報告仇恨犯罪的重要性等多個角度。他呼籲華人民眾,不要因為報告仇恨犯罪而感到羞愧,要用於說出遭遇,才能讓社會看清不公平現象。

洛杉磯縣地方檢察官Paul Kim舉例說明在司法體系中懲治仇恨犯罪所面臨的挑戰,強調證據是此類案件定罪的決定性環節。對受害者來說,儘管犯罪行為的仇恨屬性顯而易見,但缺乏證據的支撐,將使仇恨指控難以成立。不過,若能證明仇恨犯罪指控成立,被告將面臨額外一至三年刑罰。

時值亞太裔傳統月,艋舺台客老闆Golden唐特地為現場觀眾準備台灣盒飯和風味小吃,並介紹台灣特色的飲品和小吃零食,受到現場觀眾連連稱讚。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長照需求日增 缺工情況卻遲遲難解 主因待遇太差
惡劣天氣來襲 7大州陷紅色警戒
美防部:中國圍台軍演任務難達成 獲「深入瞭解」解放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