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島專題之三》亮島爺爺 陳仲玉獲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

亮島專題之三》亮島爺爺 陳仲玉獲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

新頭殼newtalk

考古是沒有聲音的行業,也許辛苦一輩子,也研究不出個名堂。中研院退休研究員陳仲玉,因為率領考古隊在亮島發掘出台灣最早的考古遺址和古人類,經馬祖連江縣文化局推薦獲選為第四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這是繼台大退休教授連照美、中研院院士臧振華之後,第三位獲得此項殊榮的人類學者。

亮島考古隊的召集人─陳仲玉,常說自己是福將。2012年7月考古隊第二次前往亮島發掘,當時的縣長楊綏生親自送行到福澳碼頭,他對陳仲玉交代:「這一次,要帶個亮島妹回來…」, 誰也沒料到,有一位阿兵哥的手氣特別好,先挖到了亮島妹的左脛骨,緊接著颱風侵襲,考古工作被迫中斷…。兩個月後,第二具人骨出土,後來大家都叫這位擁有瓜子臉的人骨美女「亮島妹」。

2011年連江縣長楊綏生因為 參加慶祝登亮島60週年活動,在島上發現了貝塜遺跡;回到南竿,楊綏生馬上把消息告訴了陳仲玉,這回又燃起了陳仲玉的考古魂。他和馬祖民俗文物館館長潘建國透過文化局長吳曉雲的安排,突破亮島軍管限制登島發掘,發現了石器、陶片和頭骨,12月底,他們頂著強勁北風與巨浪登島發掘出亮島1號人,隔年8月又發掘出亮島2號人。

兩具人骨發掘時,陳仲玉要求發掘人員穿上了防護衣,避免可能的污染。亮島人送往德國馬克斯.布朗克(MPI)研究機構檢測,成功萃取完整體染色休與粒線體,而送往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AMS碳14定,證實亮島1號人距今八千三百年,亮島2號人距今七千六百多年;準確的年代資料也提供了MPI進行突變率(生物分子時鐘)的校正。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葛應欽解釋,過去科學家計算突變率是採用現代人和黑猩猩六百萬年的距離計算基因的突變率,近兩、三萬年人口快速膨脹,生物分子時鐘越來越不準確,透過亮島人的年代,MPI推算出「突變率」比過去快了一倍。

只要出田野,陳仲玉的工具包裡,一定會帶著一把毛刷,這把刷子是陳仲玉利用太太王燕生剪下的頭髮製成,也是陳仲玉拓印陶片的利器;出土陶片經過毛刷的輕拍拓印,陶片紋路能與宣紙密實,留下清晰紋理,有助於研究人員了解古人的製陶文化。

從年輕到老,陳仲玉在家裡待不住,只要往田野跑,通常一去十天半個月;只有陳仲玉心裡知道,這把刷子能夠拴得住他。

五0年代,陳老師只是一名高工畢業生,他向父親吐露:「決心離開屏東,到台北闖一闖。」一度找不到工作,徘徊在中華路上…,後來考取了中研院繪圖員。陳仲玉回想,那一次的面試,整整枯坐了一個上午…,只因為面試官訪客不斷、電話接不完,當面試官想起「還有人等著面試」時,已過了中午十二點…,口試官看到他,直接說:「你被錄取了」。而繪圖員的工作,就是要把考古專家從田野帶回來的器物手繪製圖,這除了資料存檔外,也方便學者作研究。

當年,陳仲玉受到人類學家石璋如的啟蒙,也想從事考古研究工作,因為資格不符,讓他拐了一個彎;他先考取台灣師大、後又攻讀台大人類學研究所,才順利進入考古領域。

攻讀碩士期間,陳仲玉一邊擔任石璋如的助理,一邊從事史前石器文化研究。有一天,他在台大庫房裡,發現了一包石器,裡面有石斧…,卻沒有任何註記,只知道那是日治時期帝大學者馬淵東一氏留下的物件,他翻來覆去,只找到了「姊妹源」三個字;他花了幾個月,終於查出「姊妹源」是地名,地點就在濁水溪上游,南投仁愛區武界附近的「姊源」與「妹源」。

1980年,陳仲玉利用行政院舉辦的健行活動,沿著濁水溪由武界走到了萬大發電廠,尋著山路找到了馬淵東一發現石斧的地方。在當地,他觀察了河谷地形,又發現了一些石器。依照中研院的規定,助理、碩士是不能提研究計畫,石璋如伸出了援手,他告訴陳仲玉:「我來掛名計畫主持人,你好好去作研究吧!」

1981年春天,「濁水溪上游河谷的考古學調查計畫」正式上路,陳仲玉在當地發現了著名的曲冰史前遺址;遺址附近有泰雅、布農、賽德克和鄒族等四種族群,這個遺址發掘出土3萬多件石器、11萬件陶質標本,他們的年代距今1930~2750年之間。這也是台灣海拔最高、最具規模且保存完整的史前人類聚落遺址。

陳仲玉的考古人生,充滿了傳奇,2004年陳仲玉帶領馬祖考古隊,在東莒發現熾坪隴遺址、蔡園裡遺址,並將馬祖的歷史往前推到了六千年,現在馬祖民俗文物館的珍貴展覽品,都來自於當年的發掘。

陳仲玉,從中研院的一名繪圖員開始幹起,做到研究員退休;他的田野不是在國家公園,就是離島,像是金門、馬祖東莒…,這些雖然是考古的邊陲,但他鍥而不捨地在台灣「島嶼考古」開闢出一片天地。

2015年8月,陳仲玉帶領著亮島考古隊進行第四次發掘,對他來說,這是他考古人生的畢業典禮;陳老師總是一馬當先,擔心進度落後,和阿兵哥一起過篩;相處熟了,他說著笑話,一條牛仔褲,白天、晚上穿,都撐了十多天…,有人逗他:「…臭死了」,他哈哈大笑,說要帶回家給老伴聞一聞考古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