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好哭,哭什麼?

影像來源:Unsplash
影像來源:Unsplash

現代社會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兩大趨勢,嬰幼兒研究尤顯重要。在微觀的研究上,我們有精細的儀器得以準確測量嬰兒的行為和腦神經運作關係,在宏觀層次上則必須從生物演化觀點去詮釋心智功能的延續性。

曾志朗

父親節前一日是立秋,但盼著「一場秋雨一場寒」帶來漸漸涼意,大半個月都過去了,卻未依時序而來。到了8月下旬,已近中秋,氣溫仍居高不下,加上蠢蠢欲動的颱風,帶動四周的氣流,把海島「炒」得熱氣騰騰。才清晨7點半,走在校園的綠蔭下,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真是難受。但天氣再熱,為了完成日行7000步的自我訓練,還是邊擦汗、邊沿著圖書館旁的花園廣場又繞了幾圈。

忽然聽到哇哇大哭的嬰兒聲,轉頭一看,一部精巧的嬰兒車停在大樹下乘涼。小娃兒不知怎的哭了起來,還越哭越大聲。在樹旁空曠處晨操的老先生老太太們紛紛停下來關切,一人說:「他餓了!」另一人說:「可能太熱了!」又有一人說:「被鳥叫吵醒了,有起床氣!」還有一位語帶同情說:「他想要人抱抱!」七嘴八舌夾纏著嬰兒的哭鬧聲,好不熱鬧。一位白髮老太太氣定神閒走到嬰兒車旁,打開吊掛的大包包說:「聽哭聲,應該是尿濕了,不舒服。換塊乾淨尿布就沒事了!」她旋即抬高嬰兒雙腿,解開濕透的尿布,再拿出乾布擦拭嬰兒臀部,又拿出一罐爽身粉倒在雙手掌心、輕拍嬰兒臀部,然後換上乾淨尿布,最後把濕尿布捲起用塑膠袋包起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而且口中喃喃發出音調升高、搖籃曲式的慰問語。嬰兒眼角還掛著淚珠,但小嘴蠕動了兩下,望著奶奶微微一笑,果然不哭了。

我實在好奇,問了個心理科學家都想知道的問題:「您真的光聽小孫子的哭聲,就知道他哭泣的原因嗎?」她露出一抹神氣,笑著說:「你看我大包包裡有奶瓶、溫水、小毯子、奶嘴、玩具、迷你風扇等各式各樣救急品,都是為了應付他不同的情緒狀況和需求。有經驗的父母或像我這樣養兒顧孫的爺爺奶奶,從哭聲就可以分辨小孩哭什麼,而且八、九不離十!」老太太是退休高中老師,思路清晰,經驗豐富,也許她確實有能力從嬰兒的哭聲聽出意義,但其他父母和祖父母真的也有相同能力嗎?

眼看圍觀的婆婆媽媽頻頻點頭贊同,我順勢拋出心中疑問,做個簡單訪查,得到的答案是「我們對自己照顧的嬰兒,確實可以分辨哭聲所代表的需求,但對別人家嬰兒的哭聲,只能猜測大致原因。」我感到很有趣,被照顧的小嬰兒在不會說話前,用哭聲的型態和照顧者建立有效的互動關係,彼此之間,是無意識的隱含性學習。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嬰兒是否有與生俱來的能力可以改變哭聲型態,來表達各種不舒服的狀況?而照顧者是否真能聽聲辨意,理解其不同哭聲所指涉的不同需求?這兩者之間,有先天具備和後天學習的互動關係。若能證實這互動關係確實存在,對嬰兒的認知發展和親子互動的歷程將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只憑對一群經驗豐富的照顧者簡單口頭調查,方法太粗糙,而且聚集做答,有同儕壓力,容易人云亦云附和團體意向。這樣得到的數據不但缺乏信度,更不可能建立最基本的效度,所以雖然佩服那位奶奶一聽孫子哭聲就知道尿布濕了的能耐,但也許這一切只是巧合罷了!

現代社會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兩大趨勢,人口變遷導致社會結構改變,嬰幼兒研究尤顯重要,這是為什麼我一有機會就關注嬰兒議題,心心念念和嬰兒認知功能發展相關的研究。走回研究室的路上,禁不住回想我自己小孩在嬰兒時期的哭法。當我在書房,聽到隔壁房間搖籃裡傳來哭聲,隱隱約約我好像確實能從哭聲的調性和頻率,聽出他是餓了、尿濕了、寂寞了想要他的小熊玩具,還是害怕了想要我抱。雖然是30幾年前的回憶,但越想越歷歷如繪。難道我也受到老太太們影響,呈現從眾行為嗎?

人之初,都愛哭。哭,確實是每個無法自主生存的小生命昭告天下「我來也!」的唯一方式。用哭聲求助是嬰兒求生的工具,英國瓦立克大學心理系教授沃克(Dieter Wolke)分析比對了近50年來八個國家、28個嬰兒的跨國研究,共8700名嬰兒哭泣時間的行為紀錄,訂出新生兒哭泣量表:嬰兒在出生後兩個星期,平均一天要哭2個小時,慢慢增加到第六個星期,到達巔峰的2小時15分鐘,然後下降到第12個星期的1小時10分鐘。

有趣的是,各國嬰兒的個別差異相當大,有的一天哭不到30分鐘,有的卻超過5個小時。進一步分析出生後三個月的哭泣狀況(根據魏塞指標Wessel criteria,新生兒每天哭泣至少3個小時,一星期至少有三天,極可能是腸絞痛作祟,適當照護可改善絞痛症狀),發現英國、加拿大、義大利和荷蘭的嬰兒出現腸絞痛式哭泣的比例最高,而丹麥、德國和日本的嬰兒,相對的比例就非常低,表示哭泣的時間和餵養照護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這個嬰兒哭泣行為的跨國跨文化研究結果,顯示嬰兒會自發性改變哭泣方式去達到引起照顧者的注意和互動。也就是說,嬰兒會透過哭泣的行為,去適應周遭環境的變化(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得以滿足生理的需求?)和被照顧的不同方式(是否是有求必應的親子關係?)。我曾在前幾期的文章中介紹德國發展心理學家的研究報告,德國嬰兒的哭聲前重後輕,而法國嬰兒的哭聲剛好相反,重音落在後面,完全符合德語和法語說話時的音律型態。在在顯示,嬰兒能調控哭聲型態來引起照顧者的注意。

那麼回到核心問題:照顧者真的能分辨嬰兒不同哭聲型態所代表的意義嗎?如果是確定的,這聽聲辨意的能力是與生俱來,或是和嬰兒互動過程中所學來的經驗呢?對這個呼之欲出的答案(晨操隊的婆婆媽媽和我都持肯定結論),法國里昂–聖艾蒂安大學的一群科學家最近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給了確切而沒有混淆變項的證據。他們讓200多位有不同程度嬰兒照護經驗的受試者,聆聽八個不同的嬰兒哭泣音檔,包括注射疫苗、洗澡或一般感到不舒服的哭聲。受試者個別受測,所以不會出現因團體壓力所產生的從眾行為。實驗結果很清楚指出,缺乏嬰兒照料經驗的受試者,對錯的機率是一半一半,等同隨機判斷,而有養兒育女經驗的受試者則有70%的正確率,顯著高於隨機猜測。

綜合這些嬰兒哭泣的研究,在微觀的層次上,我們有更好更精細的儀器,可以準確測量嬰兒的行為和腦神經的內部運作情況,所獲得的知識也比以往豐富而且更深入。但在宏觀的層次上,我們必須從生物演化的觀點去詮釋心智功能的延續性。例如最近發表在《神經元》期刊,由美法研究團隊針對小鼠所做的研究發現,新生小鼠的腦幹有一群特殊神經細胞,負責調整呼吸和發聲的節奏,和人類語言發音必須配合呼吸的節奏,有異曲同工之妙。初生幼鼠的哭聲,也因此會引起母鼠的注意。幼鼠只要一走散,就會發出哭聲呼救,引領母鼠循聲而來,帶牠回巢。

原來初生幼鼠的哭聲也有不同涵義,你說妙不妙!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2年第247期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