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又缺工 瑞士研發工業用人形機器人
人口結構的變化是驅動人形機器人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之一,亞洲和西方多個國家,勞力密集、技術性低的產業越來越難招人,而大多數的工業機器人,像是固定臂進行焊接、噴漆和裝配,又還是低科技的產品。
這家設在瑞士蘇黎世的科技工業公司,便利用先進的AI人工智慧與硬體裝置,提升機器人的能力。
HEXAGON機器人部門主管羅伯特提問,「你要展示些什麼呢?」
HEXAGON人形機器人伊恩回應,「我們可以上樓梯,我們可以快速移動,我們可以同一時間拿起與安置不同物品,還有我們甚至可以掃描門找缺陷。」
伊恩配備了世界級的感測器組合,22個感測器、12個攝影機,具有先進的運動能力,人工智慧驅動的任務控制,讓它能夠現學現賣,執行各式各樣的工業應用。
HEXAGON機器人部門創辦人海因茲立說明,「你之前有看到我們用頭戴裝置,紀錄我們手部動作資料,把那用來訓練AI神經網絡,我們稱這為模仿學習,基本上就是把人類動作複製到機器人,然後便自動的執行任務。」
美國銀行預測,隨著人工智慧和硬體技術的進展,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年出貨量將達到100萬台。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美研發拇指大小迷你機器人 有利投入災難搜救
作曲家為機器人譜曲 全球首創人機合奏交響曲
南韓指揮機器人初登台 EveR 6動作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