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台灣行不行 李開復給8大建議

(中央社記者黃雅娟台北22日電)台灣想要成為人工智慧領跑者,但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趨勢來臨的時候,應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機會,台灣從政府政策、產業規模等都落後,醫療應用跟「有愛的服務業」則是最大優勢。

創新工場董事長暨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臉書上發表文章,表示因為有網友大量討論他對於人工智慧的觀點,所以他特別以8點說明再度發表看法澄清。

首先,李開復表示,想在人工智慧領域扮演一席之地,可以有幾個做法,如美國、中國大陸、加拿大、英國擁有領先技術專家;或是像中國大陸、英國、加拿大執行最有意義的政府補助跟聚合工作;不然就要如中國大陸、加拿大、新加坡用高薪吸引專家;或是像中國大陸、印擁有大量用戶的基數;或者是像新加坡開放無人駕駛這種大膽政策,但「這幾點台灣都明顯落後」。

如果是像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大公司,有機會接觸人工智能硬體方面的工作,擁有獨特優勢,想發展人工智慧會比較容易;若是要靠創業公司,台灣也要有完整的創投體系、大數據、大市場經驗創業者等,還要高薪留住或吸引人才。這幾方面台灣都很困難,李開復說過去幾年也給出了不少建議,但是似乎都沒有辦法落實。

此外,若觀察產業發展模式,ICT高科技發展是有週期、有連續性的。李開復直言,從半導體、PC、軟體、網際網路、社交、行動、大數據再到人工智慧,台灣從PC開始就缺席,錯過5個新時代,想要追趕更加困難。

他說,人工智慧短期最大的機會是金融界,在銀行業務方面台灣政策落後(如:第三方支付),銀行業保守,市場又小,所以基本沒有機會。保險、股市方面沒有那麼嚴重,但是也沒有優勢。

提到新加坡的無人駕駛政策,是人工智慧長期最大的機會,李開復說,交通部沒有美國、中國大陸、新加坡推動技術、嘗試的決心,這部分看來也並不樂觀。

不過,李開復提到,技術無法領先不代表應用層面得不到價值,他認為醫院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獲得最高治癒率,或是做基因排序、精準癌症治療等,像是台大、和信醫院都很有機會。

雖然人工智慧能夠取代50%的人類工作,但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愛的服務業」,像是有人情味的商店、美食、溫泉、導遊、小確幸生活等等,就算不是高科技,對世界及社會的和諧發展也非常重要。

李開復最後說,雖然很多網友說「+1,我們可以成為人工智慧領跑者」,是出於愛台灣,但是自己根據37年人工智慧經驗,說出實話、給可行建議,也是愛台灣不同的方法;趨勢來臨的時候,台灣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找到可以發揮的優勢。10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