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共同路人」還是「中國老司機」?賀錦麗欽點的「老白男」搭檔,如何挑動美國敏感的反中神經?
打從拜登(Joe Biden)宣布退選,交棒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班以來,誰會成為其副手搭檔,成為了近期美國大選的熱門話題。賀錦麗緊鑼密鼓在華府官邸展開面試,當地時間8月6日人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由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雀屏中選。這位現年60歲的「老白男」出線,令眾人跌破眼鏡。而華茲在當前美國政壇擁有極其特殊又難得的「中國經驗」,讓美國總統大選快速升溫,就華茲的中國背景針鋒相對。
「大鼻子」洋教師:「去中國是我做過最好的事情之一」
有別於拜登的「中國經驗」來自於外交工作需要,華茲的「中國經驗」顯得更像是一個「真實的普通人」。1989年華茲取得教育學士學位後,同年獲得哈佛大學WorldTeach專案項目,遠渡重洋到中國廣東佛山市第一中學(佛山一中)任教一年,成為首批獲准在中國高中教學的美國教育工作者團體成員之一。當時他在佛山一中教授美國歷史、文化、英語等項目,總共教4個班的課,每班學生有65人。這一年時間,華茲並非都待在佛山,他至少去了澳門6次,還曾搭乘40小時的火車到北京。
據微信公眾號「話說佛山」文章介紹,華茲的佛山學生給他取了「中國大地」(Fields of China)的外號,意思是讚賞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如同中國土地那般遼闊;還有學生管他叫「大鼻子」、「洋鬼子」。華茲認為這些綽號對他並非侮辱,他反而在這段中國的教學經歷中學會了中文,也讓他對中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情。「中國當時正(向世界)走來,這就是我去中國的原因」,華茲事後如此理解自己的「初心」。
回到美國後,1990年華茲曾對內布拉斯加州的《明星先驅報》(Star-Herald)如此回憶:「無論我活多久,我都不會再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他們給我的禮物比我能帶回家的還多。這是一次絕佳的經歷。」「他們是善良、慷慨、能幹的人。他們不斷地給予我。去中國是我做過最好的事情之一。」
1994年華茲與同為教師的妻子格溫(Gwen Walz)結婚,他們帶著60個學生一起前往中國蜜月旅行,由於學生中男女數量為奇數,夫妻倆甚至不睡在一個房間。兩人並創辦了名為「教育旅行冒險」(Educational Travel Adventures, Inc.)遊學公司,從1994年到2003年,每年暑假都組織美國高中生前往中國旅行、訪學。日後,華茲還曾在澳門理工大學擔任國際關係客座教授。
主張健康且必要的「對話」,「我不屬於必須抗中之人」
由於華茲身上烙印著鮮明的「中國」印記,2007年至2018年,他擔任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委員,致力於研究中國問題。時任主席的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因此高度讚賞華茲,稱他為委員會的「中堅力量」。
2018年四川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旗下的「親情中華‧美麗四川」藝術團籌劃了大型詩樂舞《大國芬芳》,海外首演就選在明尼蘇達大學「諾思羅普」(Northrop)劇場舉行。時任聯邦眾議員的華茲不僅到場觀賞,還特別致詞道:「30年前,我在廣東佛山第一次過中秋節,中秋在中國文化中是閤家團圓的日子,很高興今天能與大家一起欣賞這場精彩的演出。中美兩國有著文化交流的好傳統,希望兩國能友好相處。」
2018年3月,華茲在其X(原稱Twitter)帳號曬出與達賴喇嘛的合照。事實上,華茲對西藏問題的了解,有其來自於親身踏查得到的認識。他曾兩度做為美國國會代表團成員訪問西藏,從而主張要「確保對傳統藏文化的保存」。2015年他在結束西藏訪問行程後表示,「對話」是「健康的」且「絕對必要的」;在他看來,「與中國的這種(對話)關係太重要了,在貿易、氣候變化、國家安全、遏制恐怖主義問題以及其他相關問題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以上種種經歷與理念,建立起華茲在當今美國政壇中獨特的「中國觀」:
我在中國生活過,而且正如我所說,我去過那裡大約30次。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們是中國問題專家,他們可能沒有告訴你真相,因為中國是一個複雜的國家。但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我不屬於必須與中國建立對抗關係的那種人。
兩種華茲人設:親中的社會主義者?對華強硬的中國通?
當賀錦麗拉起華茲的手之後,兩黨都有人迫不及待要為他貼上各色標籤。大選相互攻詰與美國嚴重撕裂的情況下,華茲的「中國經驗」既成為他的「正資產」,同時也是「黑歷史」。如同前文提到,華茲擔任眾議員期間曾與達賴喇嘛會面,他還曾接見過香港反對派人士黃之鋒,並支持了2017年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但能夠由此定調華茲就是民主黨內的對華「鷹派」嗎?在共和黨眼裡,甚至直接把華茲打成了「親中」的「中共同路人」,痛批他是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者」;更直白來說,其言下之意即暗指華茲是「美奸叛徒」。例如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便有所質疑,「華茲欠美國人民一個解釋,解釋他與中國長達35年的不尋常關係。」
川普(Donald Trump)的副手搭檔范斯(J. D. Vance),同樣緊抓著華茲的中國經驗「潑紅漆」。范斯在費城的一場活動上,延續了川普「中國搶走美國人的工作」論調,進而火力全開:
華茲是一個想把越來越多的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中國的人。他以綠色能源騙局的名義在鏡頭前說了這句話。如果你關心環境,我當然關心,為什麼你要把美國的製造業工作崗位轉移到世界上最骯髒的經濟體?為什麼不把它們留在賓夕法尼亞州,留在真正需要它們的地方呢?讓一個想把製造業工作轉移到中國的人來?美國人民不可能買帳。這根本說不通。
值得觀察的是,在「反中」情緒高漲的美國政界,民主黨又將如何為華茲辯護?目前可以看到,民主黨方面將華茲曾於中國任教的經驗解讀為「社會研究」(social studies),而非「社會主義者」(Socialist)。民主黨進一步的對策是,挑明強調華茲在擔任眾議員期間推動了很多對華強硬法案,目的就是要撕去他被貼上的「中共同路人」標籤,同時將其塑造為一位有利於華府的「中國問題專家」。
「反中」神經異常亢奮,「中國老司機」面貌愈來愈模糊
事實上,賀錦麗之所以相中華茲,並非因為他的「中國經歷」,而是因為他有擔任州長的經驗,並且與中西部選民的關係密切,有望為民主黨吸引更多白人工人階級選民。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這場奇葩大選,確實也因為華茲的「中國經驗」,讓敏感的「反中」神經更加亢奮起來。
一位美國政治觀察人士告訴《風傳媒》,以他對美國政治人物的了解,像華茲這樣願意帶著太太和學生來往中國數十次,「立場絕對不會過於反華,但在今天美國的政治氛圍下,還是需要靜觀其變。」
換言之,在大國博弈格局下,美國兩黨政治走向了標籤政治與仇恨政治的道路,「反中」成為了唯一的共識與交集,那麼「鷹派」與「鴿派」的光譜已不再有意義,差別只在於未來將如何與中國「打交道」。與此同時,華茲這位如今美國政壇屈指可數的「中國老司機」,面貌也因此變得愈來愈模糊。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