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頭痛吃止痛藥未改善竟是腦中風!肢體痙攣復健遇瓶頸 注射1針手終於能放鬆了

一名31歲劉先生是名美髮師,2年前某日突然頭痛,吃止痛藥未改善;不料,隔日竟然一跌不起,送醫急診確診為腦中風。復健過程卻因肢體痙攣張力過大,進度延宕了整整一年,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一星期即明顯感受到手掌肌肉放鬆。

▲腦中風病友劉先生接受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肢體痙攣,一星期即明顯感受到手掌肌肉放鬆。

4成腦中風病患肢體痙攣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腦中風的終生發生率是1/6,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柔賢指出,國內每年新增約3萬名腦中風病患,逾半數腦中風病患在急性期過後,仍處於失能狀態,且腦中風後半年約有4成病患會出現肢體痙攣。

腦中風後肢體痙攣 病患無法生活自理

陳柔賢表示,腦中風病患在腦細胞恢復過程中,會誘引出不同的神經可塑性,肢體痙攣的型態與嚴重度,取決於中樞神經受損的狀況與部位,輕微會肌肉緊繃,嚴重則肌肉緊繃疼痛或不自主的肌肉陣攣。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鄭建興指出,腦中風病患常見的肢體痙攣症狀,例如:拳頭緊握、肩膀內收、手腕內彎、腳指關節嚴重彎曲、肌肉緊繃等,導致行動不便、無法穿脫衣服、生活自理、如廁等生活自理問題,更嚴重影響復健效果。

腦中風後3個月內 建議進行肢體痙攣治療

鄭建興強調,肢體痙攣的症狀幾乎持續終生,多數腦中風病患的痙攣現象將逐年惡化,如果肌肉緊繃持續過久,更可能引起肌肉纖維化、肌腱縮短,甚至關節變形、無法伸展,增加治療的困難度,最有效治療方式為腦中風後3個月內進行肢體痙攣治療。

腦中風後肢體痙攣治療選擇

台大醫院神經部暨腦中風中心主治醫師陳志昊說明,目前腦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多元,包括:復健物理治療、口服抗痙攣藥物、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及手術治療。

口服抗痙攣藥物

多使用於腦中風後肢體痙攣輕度患者,中重度腦中風病患服用劑量較大,則容易出現嗜睡等副作用,較不適合。

注射肉毒桿菌素

可針對腦中風病患各部位張力的強弱,調整藥物使用的劑量,施打一劑的藥效可維持3~6個月,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預計每年有上萬名腦中風病患受惠。

▲健保有條件給付注射肉毒桿菌素,治療腦中風後肢體痙攣。

手術治療

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則針對嚴重型痙攣的腦中風患者,較不適合腦中風後單側肢體痙攣病患。

◎ 圖片來源/台灣腦中風學會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更多健康2.0報導
杜絕劣質口罩混充!台製醫用口罩9月17日起,都要打上這2種鋼印
床上越持久越勇猛?他1小時還射不出來 醫提醒:超過「這時間」就不正常
伸展胸鎖乳突肌是益腦良藥!抗癌名醫2招改善耳鳴、頭痛、腦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