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誌大條!猴痘爆首例兒童確診 病毒「12倍速突變」

台灣於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繼新加坡、韓國後,是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的亞洲國家,全球自今年5月起於非猴痘疫區爆發疫情以來,截至7月3日,全球累計57國報告6,276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區域疫情最為嚴峻,日前法國更出現首例兒童個案,法國衛生當局在當地6月25日晚間宣布,巴黎出現一名小學生感染猴痘病毒。

▲截至7月3日,全球累計57國報告6,276例猴痘確診案例。(示意圖/Canva)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所引發的疾病,1958年研究學者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發現此病毒,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

 

猴痘病毒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且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過去在非洲的猴痘病例都屬於偶發、且小範圍的群聚感染,且大多由動物傳給人類,然而今年5月爆發的這波疫情,感染範圍卻愈拉愈大,至今已經蔓延57國,且據統計,有98%都是經由人與人的性接觸傳染。葡萄牙研究團隊於5月底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的成果顯示,今年這一波的猴痘病毒突變速率是先前的6至12倍之多,導致傳播能力和傳播途徑充滿許多變數。

 

葡萄牙科學家挑選出 15 份猴痘病毒樣本,發現這次的病毒總共攜帶 50 種新突變,將這些突變與2018~2019 年檢測到的病毒株相比,發現是過去從未見過的,畢竟以往猴痘病毒每年頂多突變1 至 2個,但現在卻一口氣出現 50 種,突變速率相當驚人。因此,科學家認為這已顯示猴痘病毒已經「加速進化」,並懷疑這是造成傳播力急遽上升的根本原因。

▲葡萄牙科學家研究發現,猴痘突變速率相當驚人,並懷疑這是造成傳播力急遽上升的原因。(示意圖/Canva)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法國近來甚至出現了首例兒童案例,目前當地衛生局已展開疫調,追蹤該名小學生的接觸鏈,法國兒科傳染病專家柯恩教授(Professor Robert Cohen)表示,這名兒童案例的出現,顯示猴痘並不是一種只會透過性來傳播的疾病,並證明其他形式的密切接觸也能傳染病毒,例如衣物、床單,因此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影響,包括兒童。柯恩教授嚴正指出,必須盡快釐清孩童傳染的途徑和傳播鏈,如果來自家庭內部,那還不用擔心,但如果無法弄清源頭「那麼問題就更大了。」

 

據悉,目前該名法國孩童的同住手足也同樣出現疑似症狀,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對此表示,由於猴痘屬於接觸傳染,所以推測這位法國兒童猴痘患者由同住家人傳染的機率較高,不過由於孩童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一旦感染,嚴重程度恐會高於成人,雖然該名孩童目前病況穩定,但後續仍需持續觀察。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6月30日表示,因病毒持續傳播,且已開始開始進入高危人群(如孕婦、嬰兒及免疫不全者等),組織將儘快針對「是否將本波疫情納入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再次召開委員會。另外,WHO表示,目前非洲區域缺乏檢驗試劑盒及疫苗,除累積大量疑似病例無法確診外,疫苗亦因國際上供不應求而無人捐贈,因而呼籲富裕國家不要囤積疫苗,並針對英、美願意釋出疫苗一事,表示將研究更公平的疫苗分配機制。

▲猴痘需要知道什麼?(圖/翻攝自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ECDC)7月1日針對猴痘的風險評估維持不變,於歐盟中有多重性伴侶者間傳播可能性很高,於該族群傳播風險為中,對廣泛人群風險則為低。ECDC提醒,應多加注意猴痘病毒對弱勢族群如幼兒、孕婦及免疫不全者等可能引發重症(目前尚難估計重症機率),並將重點放在病例之及時識別、管理、接觸者追蹤和通報,亦應妥善安排衛生人員的疫苗、抗病毒藥物和個人防護設備等資源。

 

更多eNews報導
典典寶寶要來了!趙小僑落紅12小時無進食改「剖腹產」
《歷史上的今天》後疫情時代!19年前「SARS在台灣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