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是什麼?20到64歲每4人就有1人罹患 代謝症候群如何改善?

代謝症候群困擾你也有嗎?五大指標趕快檢查!

代謝症候群是我國第一個尚未演變成疾病就列入健保給付的項目,依據國健署調查,20到64歲民眾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達24.8%,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罹患,提醒國人不可不慎。究竟代謝症候群是什麼?五大指標為何?代謝症候群又要怎麼改善?一起來了解!

代謝症候群患者通常會有腰圍過粗的問題。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代謝症候群患者通常會有腰圍過粗的問題。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哪些人要特別注意?

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種不健康的危險訊號,可以預防、也能治療,但若不及早處理,很可能成為慢性病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面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

而按國健署2017至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到64歲民眾高達24.8%有代謝症候群,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男性的盛行率(30.4%)又高於女性(19.7%),千萬不可輕忽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青壯年小心3高2害!罹患代謝症候群 這些病也會跟著來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為何?

想要判斷自己有沒有代謝症候群,可以從「三高」和「二害」著手。根據國健署定義,三高指的是「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二害則是「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只要五項危險因子中有三項以上,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現代人普遍工作忙碌、缺乏運動、飲食又精緻化,尤其容易有代謝症候群的困擾,建議定期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 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

  • 血脂偏高: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

  • 腰圍過粗: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

  • 好的膽固醇不足: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50mg/dl。

代謝症候群為什麼會得到?

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生活形態不良(約占50%)、遺傳(約占20%)兩大類。飲食習慣不良者,包含低纖、高糖、高油脂、過量飲酒,易有代謝症候群;壓力過大、造成內分泌失調者,因為血糖上升,長時間下來也很可能引發代謝症候群。家族中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率亦比一般人高。

另外,胰島素阻抗也是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原因之一。由於血液葡萄糖需要胰島素幫忙才能進入細胞提供能量,要是發生胰島素阻抗(意即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變差),血液葡萄糖不容易進入細胞內,身體代謝就會出狀況。

代謝症候群如何改善?

代謝症候群可以藉由改變生活習慣,達到改善或預防的效果。

  • 健康飲食:依照自身體型、活動量均衡飲食,每日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類、蛋豆魚肉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飲食方式掌握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的原則,選擇蒸、煮、滷、涼拌的食物,少碰滷汁、勾芡或炸物。

  • 動態生活: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例如增強心肺的有氧運動、增加肌力的運動、增強肌肉與關節柔軟度的運動。可以利用零碎時間運動,像是爬樓梯、洗碗練習蹲馬步、搭捷運站著時可夾緊大腿、縮小腹,鍛鍊腹部和大腿肌肉。

  • 遠離菸酒:兩者對健康的危害都很大,同時也會帶來代謝症候群,建議善用國健署二代戒菸服務、醫院開設的戒酒門診等。

  • 減輕生活壓力:透過運動、聊天、閱讀、唱歌、寫日記等方法,轉移憂慮,適當發洩,亦可尋求家人、朋友、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協助。

  • 定期檢查:日常生活中應養成建立自主健康管理的習慣,定期量測血壓、腰圍和體重。此外,國健署免費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三年一次,滿65歲民眾每年一次的代謝症候群篩檢方案,包括血壓、腰圍測量、血糖、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抽血檢查、健康行為與憂鬱檢測等項目,籲請把握。

延伸閱讀》為何飯吃太快容易變胖?營養師曝關鍵原因「4步驟」防代謝病上身

代謝症候群健保有給付!有困擾請看診

為了減少慢性疾病對國人的威脅,衛福部在2022年7月便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首度將未演變成疾病的項目納入健保給付。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針對20至64歲經健康檢查或就醫,發現有代謝症候群者,由診所醫師評估患者慢性病風險因子,再依照個人化疾病管理需求,提供飲食、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戒檳榔、三高管理等健康指導,設定一連串的改善目標,定期追蹤與評估,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行為,做好代謝症候群管理,避免後續慢性病發生。

如果民眾經健康檢查發現有代謝症候群,可至附近醫療院所就診,醫師會在詳細評估後,為您量身打造個人健康計畫,並持續追蹤管理成效,讓您盡可能遠離慢性疾病的威脅。

實習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