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行動對抗全球貧窮

工商時報【陳碧芬】 甫公布的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印度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班納吉(Abhijit Vinayak Banerjee)、法國裔同校教授杜芙若(Esther Duflo)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減緩全球貧窮問題的實驗性方法」共享殊榮。 此次獎項揭曉,在許多領域創下 多項紀錄。除了廣為流傳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第六對夫妻檔得獎者,杜芙若亦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繼2009年的歐斯壯(Elinor Ostrom)後、第二位女性桂冠得主等。MIT校長L. Rafael Reif在校內記者會上介紹這兩位MIT校史上,第六、第七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兩位得獎教授分別操著濃濃印度英語和法式發音,回答學術同儕的嚴肅提問,當場甚至乾脆改以印度語、法語說明自己的研究議題,讓美國佬大開眼界。 班納吉對於得獎完全歸功於MIT的「貧窮行動實驗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 J-PAL),「作研究是瑣瑣碎碎的事,每個成員做的都比我好。」這個實驗室又是一項紀錄,由許多印度裔、低度開發國家的MIT校友捐款,如今已成國際NGO,造福4億人口。 班納吉和杜芙若可說都是美國新住民。兩人在自己母國有相似的成長求學背景,兩人的母親都是大學教授、都以身教帶領子女,成長過程兩人進的學校都是母國的優等學校,像班納吉是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畢業,杜芙若是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兩人碩士畢業後再以優秀國際學生資格赴美深造修,取得博士學位後都被母校留下任教研究。 事實上,因為研究「減緩貧窮」這個議題,杜芙若先與此次另一位得獎者克雷默在哈佛大學相遇,再於MIT與班納吉交集,爾後以MIT校友捐款成立的「貧窮行動實驗室」,接手克雷默在非洲肯亞的實驗計畫,這正是今年諾貝爾獎三人分得的主因。克雷默是「純正」哈彿人,大學、碩博士到終身教職都在哈佛完成,1990年代曾兩度到MIT任教,和兩位學術摯友聯手研究。 三人在求學路上都是人生勝利組,也都是二戰後的首代富裕族群,而且雖是個人因素居多,三人的情感生活也都脫離傳統框限、忠於自己。克雷默選擇獨身,班納吉和杜芙若的「師生戀+先有後婚的第三者」劇碼,如今則成世人的談資。 忠於自己的三位學者,學術研究投注在解開經濟長期低度發展的謎題,都起因於他們年輕時期的社會衝撞經驗,克雷默曾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青年領導人,提出創新作法要求各國聯手採取減貧行動。班納吉曾因參與學生抗議活動,被關進德里蒂哈爾(Tihar)監獄十天。原本考慮進法國政府擔任公職的杜芙若,在莫斯科待了十個月後完全改變人生目標,決定要用學術實務分析來糾正政府灑錢壞政策,而班納吉第一次帶她到訪印度,看到的實境更觸動她投入減緩貧窮研究。從自身經驗反射學術研究,而且要有科技、數據分析的驗證支持,這是今年諾貝爾獎挑選學界典範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