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惹議 學者:考量經濟利益比例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8日電)全台水情吃緊,停灌休耕面積擴大引發反彈聲浪,批評政府不重視農業,不過,學者認為,應考慮投入產出的經濟利益比例原則及機會成本。

為因應乾旱,經濟部「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決議,擴大明年一期稻作停灌,包括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嘉南等5個灌溉區,面積高達4萬1576公頃,引發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及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不滿,批評產業用水重於農業用水違法,並要求政府應考量農民被迫休耕困境。

農委會27日提出因應對策,只要是農家休耕或轉作補償可依休耕且種綠肥、休耕不種綠肥但有翻耕、轉作其它作物等不同狀況,可獲得新台幣8.5萬元、7.8萬元、3.9萬元不等補償。

另外,農委會也說明,明年一期稻作停灌面積約4.1萬公頃,其中種稻面積比例約54%,減少稻作面積約2.2萬公頃,影響糙米產量約12萬公噸;目前政府庫存公糧尚有87萬公噸糙米,其中一年內新期米33萬公噸,整體稻米供應無虞。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表示,台灣雖不能沒有自己的農業,但應依照比較優勢發展農業,要考慮投入產出的經濟利益比例原則,因為投入任何弱勢產業的補貼,都是全民在支付龐大的機會成本。

他舉例,農業消耗70%的水資源、保留良田及休耕土地面積約佔台灣平地面積的1/10、每年匡列500億元的老農津貼及數百億的災害補償及休耕補償,都是來自納稅義務人,這些都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又稱為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為了獲得某種東西「因而必須放棄的最大價值」,不論是手中已有的東西或可獲得而未獲得的東西,都是它的(機會)成本。

也就說,杜紫宸指出,新加坡的策略是利用其他國家的土地養豬、種稻,提供自己人民食用,如果台灣願意改採進口農產品來替代發展農業,或許可以換取更多發展空間。

他進一步說,解決未來糧食危機的方法只有靠農業科技的改良,台灣農業科技已是全球首屈一指,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提高大面積農地的產出效率才是解決之道,小農經濟無濟提高糧食主權。10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