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求解放 她吃臭酸鳳梨

中國時報【郭佳容╱台北報導】 一項台灣女性便秘就醫調查發現,7成女性有便秘困擾,平均每人使用3.5種方法改善便秘,包括喝蜂蜜水、黑棗汁、乳酸飲品等偏方,或是吃瀉藥、灌浣腸等激烈方式尋求排便。 醫師指出,目前便秘治療仍以瀉劑為主,不過吃過量會導致腸道黑色素沈澱,並傷害大腸括約肌功能,久而久之,將造成排便困難。 23歲的小玲因長年不習慣在外如廁,加上課業壓力與飲食不均衡,從高中以來就飽受便秘苦惱,至今6年,為改善便秘症狀,小玲試過無數偏方,包括吃酵素、灌檸檬水、清腸茶等,某次小玲數周沒有排便,竟然與同事嘗試酸掉的鳳梨,「酸味濃厚到令人想吐」。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林肇堂指出,亞洲女性每4人就1人有便秘困擾,不過便秘有許多可能原因,如病理性大腸癌、神經病變如帕金森氏症、代謝型便秘如糖尿病或甲狀腺功能低下,得先排除這些原因,才能開始治療功能性慢性便秘。 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明賢指出,目前便秘治療仍以瀉劑為主,機轉是將水分拉向腸道刺激腸道蠕動,或是增加糞便水分和脂肪來幫助排便,不過有腹痛、腹瀉等副作用,且容易產生依賴性。 台北馬偕胃腸內科資深主治醫師王蒼恩指出,便秘成因複雜,且排便需一連串動作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他建議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訓練頭腦與腸道的良好連結,其次每天適當補充水分,一天約1500cc,還要增強腹部肌肉,可以縮小腹、做仰臥起坐以及凱格爾運動,促進排便。 除了瀉劑,便秘治療多年來沒有新的機轉藥物,最近衛生福利部通過專用於女性慢性便秘治療患者的新藥,利用刺激腸道神經叢使腸道平滑肌收縮,恢復患者自發性排便,但目前為自費藥物, 一顆約100元,需連續服用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