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俄烏戰爭將滿一年 回顧年度戰事關鍵 展望2023恐成消耗持久戰

2022年2月24日,成列的坦克在暗夜中,悄悄跨越俄烏邊境,俄羅斯分3條戰線正式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軍隊挺進、導彈如雨,將烏克蘭國土炸得滿目瘡痍,20多萬人喪命、百萬民眾流離失所,歐洲陷入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俄烏戰爭」迄今將滿1年,仍未有結束跡象。

2月-3月 俄羅斯全面入侵

回顧戰爭始末,2021年3月俄國以「北約東擴」為名,開始在俄烏邊境屯兵,至隔年2月俄單方面承認烏東頓巴斯地區的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為「獨立國家」,全面發動戰爭。烏俄斷交、烏克蘭宣布戒嚴,多地瞬間陷入激戰;俄國原先目標直取基輔,未料遭遇激烈反抗,烏總統澤倫斯基宣示死守。雙方進行多輪談判,同意劃定人道走廊,俄軍攻勢擴大至烏西。

4月 俄取基輔未果 轉進東南

4月俄軍狼狽從基輔撤退,跌破專家眼鏡,但目光轉向南部與東部,掌握要塞赫爾松,以保黑海優勢,另大軍壓境東部頓巴斯地區。而在俄軍撤離後的布查鎮,發現「萬人塚」,暴行震驚全球,聯合國將俄國逐出人權理事會。

美歐等軍援持續湧入對烏克蘭,歐盟公布第六輪對俄制裁,西方大型企業紛紛退出俄國。

5月-7月 難民破600萬 馬立波淪陷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烏克蘭難民破600萬,此階段戰爭進入白熱化,持續拉鋸。烏軍5月宣布棄守亞速鋼鐵廠,南部港口要塞馬立波淪陷;但6月時奪下蛇島,緩解俄羅斯在黑海的威脅,並展開反擊,取回上千定居點。不過,7月盧甘斯克最後一座由烏克蘭控制的城市利斯坎斯科(Lysychansk),落入俄手中。

8月-9月 烏大舉收復失地 俄辦「假公投」

烏克蘭利用西方提供的新型武器及彈藥,部署數周,在赫爾松發起反攻,成功摧毀俄彈藥庫、軍事設施以及克里米亞一處空軍基地。烏克蘭9月收復哈爾科夫地區逾6000平方公里失土,堪稱開戰以來一大勝利。與此同時,俄在盧甘斯克、頓內茨克,以及南部的赫爾松、札波羅熱4佔領州,發起「入俄假公投」,國際同聲撻伐。

9月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布「部分動員令」,徵召30萬預備役人員,一時之間國民群起抗議,至少730人被捕,舉國更上演「出逃潮」。

10月-11月 俄發動開戰來最大空襲 宣布撤出赫爾松

為報復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俄羅斯10月10日展開戰事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行動,包括基輔至少11城市遭逾80枚砲彈襲擊,其中1枚導彈落入波蘭境內,情勢一度升溫。11月俄方宣布撤出赫爾松,居民淚迎烏軍,堪稱烏一大里程碑。

不過,俄方仍持續加大空襲烏基礎設施,造成境內大範圍斷水斷電,使烏人的冬天格外艱難。

12月 烏跨越邊境反攻 澤倫斯基訪美

俄羅斯2處空軍基地傳出遭烏克蘭襲擊,俄方則出動無人機空襲,持續摧毀多處基礎設施,普丁則承認在占領區情勢「極其困難」。澤倫斯基22日前往美國,進行戰爭來首次海外訪問,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拜登允諾力挺,同時贈送愛國者防空系統大禮,至此美方已至少提供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軍援。

事實上,俄烏戰爭連俄國自家人也不挺,一項祕密民調顯示,55%的俄人支持和談,只有25%的人支持戰爭。倫敦政經學院專家哈蒙德(Andrew Hammond)指出,在可預見的2023年,可能仍舊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此外,寒冬也讓俄方難以有明朗的戰略。倘若戰事外溢至其他北約成員國,衝突可能升級,局勢仍舊複雜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