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週年/普丁態度強硬 學者指和談仍未見曙光

獨家報導【記者張英傑/台北報導】

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的軍事衝突,已經滿一週年。學者今(24)日表示,俄烏戰爭的可能結果,將促使中國重新調整台海軍事行動,會做好充分準備才發動戰爭;台灣可思考在民主陣營的角色,討論制定「民主保台」的國家戰略。

國策研究院今天舉行「俄烏戰爭週年:兩岸與國際大變局」座談會。座談會以「國際變局」與「兩岸變局」,進行兩場學術討論。

圖/張英傑攝
圖/張英傑攝

台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尹麗喬表示,台灣及國際各界,在討論台灣應從俄烏戰爭中汲取什麼教訓時,常常專注於軍事戰略層面的討論,如不對稱作戰的重要。但是,各界很少討論台灣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應如何從俄烏戰爭的經驗學習。

尹麗喬也表示,烏克蘭能夠以小搏大,不只是因其軍事策略成功,其國際外交策略也非常精彩。

尹麗喬指出,俄烏戰爭很可能不會在短期之內結束,而國際政治中民主威權對抗的格局也不太可能會在短時間改變。在此態勢之下,台灣似乎也可進一步思考其在民主陣營的角色,討論制定「民主保台」的國家戰略。民主自由,是台灣面對世界的利基。

圖/張英傑攝
圖/張英傑攝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則說,俄國入侵的基本戰略是假旗行動,也就是假借演習轉成真實軍事入侵。作戰層面是「震撼與威懾」(shock and awe)的戰略心理戰,用來打擊敵人抵抗意志,因此過度樂觀導致後續的軍事挫敗。

其次,烏克蘭可以弱擊強的主因是側面攻擊,切斷俄軍補給線。長期消耗俄軍,同時累積西方軍援,造成戰場態式轉變,並可能在春季反攻中獲取重要戰果。此也衝擊2023年的國際政情,並對2024年美俄大選造成潛在影響。

那俄烏戰爭,對兩岸局勢有何啟示?蘇紫雲指出,俄烏戰爭的可能結果,將促使中國重新調整台海軍事行動,會做好充分準備之後才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