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錦囊》慢性咽炎主因乾燥引起 屬虛燥證
慢性咽喉炎屬於中醫「慢喉喑」、「久喑」等範疇。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狀都是因咽喉乾燥引起,因此,慢性咽炎既屬於中醫虛證,又屬於燥證現象。臨床上多認為與肺腎兩臟關係密切。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在臨床檢查時,主要可見黏膜彌漫性充血或暗紅,聲帶呈粉紅色或深紅色,表面粗糙不平並有粘稠液附著,聲門閉合不全;此時得先排除喉癌、喉結核等病。慢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根據其以慢性聲音嘶啞,遷延難愈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特點,臨床多從肺腎陰虛兼肺脾氣虛、氣滯血瘀痰凝論治。 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喉需液養,咽賴津濡」,說明慢性咽炎咽乾症候與津液生成規律關係密切。津液在機體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古籍中提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由此可見,津液來源於飲食水穀,運化散精於脾,宣發肅降於肺,收藏氣化於腎,津液維持代謝平衡的作用,主要依賴於肺、脾、腎等三臟生理功能的調解。 若肺無以宣發、失養,則發咽喉乾燥。還有,若腎元虧虛,無以藏精,水源枯竭,難以制火,也會影響咽喉乾燥。因此,歷代醫家認為咽乾當責肺腎,與肺虛、腎虛火旺關係密切;慢性咽炎治療都從肺、腎二臟著手。 慢性咽喉炎是常見又較難治的疾病。陳萍和表示,患者最明顯的症狀是長期咽部乾燥。常與咽痛、咽哽、咽癢等症狀同時出現。也常會伴隨乾咳現象,且有厚痰梗塞感,治療需有耐心。 陳醫師表示,咽乾為咽部疾病常見主要症狀之一,因為津液生成不足,或耗損過多,致津液匱乏,出現咽乾。常與咽痛、咽哽、咽癢等症狀同時出現。基本上任何類型的慢性咽炎,都有咽部乾燥症狀,尤以乾燥性咽炎和萎縮性咽炎更為嚴重。有一般性的乾燥想喝水,也有嚴重性的飲水,也難以感到滋潤感。 醫師表示,咽痛一般都很輕微,晚上較白天明顯,重症可能出現撕裂樣疼痛及燒灼感。這是因為臟腑功能虛損,虛火上炎,燥灼咽部所致。患者自覺有物哽塞,其實為咽喉部滯留,或附著量少而十分稠粘的厚痰引起。患者常作「咯」和「喀」的清嗓動作。咽哽是因虛火上炎,熏灼咽喉,煉津成痰所致。常常會與乾咳相繼出現,往往為一陣咽癢就出現一陣咳嗽。而咽癢是因虛火燥灼,爍津生痰,刺激感覺,咽癢而咳。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咽喉健康也與自律神經有關,咽部的「津液」從現代西醫組織學角度來看,只能由咽部黏膜組織腺體分泌出來。腺體的分泌功能主要受控於自律神經;也與中醫陰陽偏頗的病理狀態相對應。 陳萍和表示,腺體的分泌功能主要受控於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而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功能狀態正與中醫陰陽偏頗的病理狀態相對應。陰虛者,交感神經亢進,腺體分泌減少和腺體數減少,因此,臨床常見咽喉乾燥和黏膜萎縮,所以「熬夜晚睡」的患者容易看到這個現象;而陽虛者,副交感神經興奮,腺體分泌增加和腺體數增加,因此臨床常見咽喉粘痰附著,咳喀不舒服及黏膜組織肥厚增生(包括淋巴濾泡增生)。 所以臨床可見慢性咽炎陽虛者咽乾不思飲,陰虛者咽乾求飲。說明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是慢性咽炎咽乾症候陰陽失衡的現代醫學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