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事前做好功課 到各地旅遊沒煩惱

國人旅遊風氣越來越旺盛,旅遊醫學相關議題漸受重視。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施培艾表示,出發前對自身的疾病及健康狀況應該要瞭解,如使用任何藥物或對藥物過敏;即將要去的地方要有一定的概念,旅途中傳染病及流行病的預防、症狀緩解、返國後的回診及觀察,都屬於旅遊醫學範疇。 前往高山健行,爬山頭痛是高山症嗎?隨著高度上升,空氣中含氧量降低,人的血氧濃度也會降低。若上升高度時人體來不及調整,會導致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致命。海拔大於兩千至兩千五百公尺就有可能發生,之前沒有發生過也不代表之後不會發生,所以仍要瞭解此疾病。 施培艾指出,急性高山症常見症狀如頭痛及虛弱無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頭暈頭昏及睡眠不佳,持續時間約數小時至一兩天。高海拔腦水腫及肺水腫則屬於急症,且均很可能快速導致死亡。前者症狀如協調力變差、步態不穩或意識改變,後者如咳嗽咳血、呼吸不適及胸悶。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慢慢提升高度,前一天最好能在一定高度處過夜,讓身體慢慢適應高度變化,並酌量攝取水分。預防藥如丹木斯是利尿劑,可以讓身體較快適應高度的變化以達到預防高山症發生的效果。但對磺胺類藥物過敏或蠶豆症者不能使用,較敏感者可能會有皮膚麻刺感、感覺異常及耳鳴副作用。 施培艾指出,丹木斯是處方藥物,需至門診諮詢後由醫師開立,其它如類固醇及一種鈣離子阻斷劑,但均無法加速身體對高度的調適;可以減緩高海拔腦水腫及肺水腫的症狀。但若發生高海拔疾病,應於原高度休息;若症狀未緩解或惡化,下降高度是唯一方法。高壓袋治療及氧氣之給予只能暫時緩解症狀。 醫師提醒,先作好功課,出門旅遊會更安心。另外有些藥物及疫苗需要提前服用或施打才有效果,要在出發前一個月提前諮詢。也別忘了上疾病管制署官網查詢國際重要疫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