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螢火蟲棲地 北市虎山生態區夜間延後開燈

臺北市虎山螢火蟲生態區佔地13公頃
臺北市虎山螢火蟲生態區佔地13公頃
路燈全年加設燈罩,降低路燈對生態夜間棲息的影響
路燈全年加設燈罩,降低路燈對生態夜間棲息的影響

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螢火蟲的生態環境,今年臺北市大地工程處選定信義區內的虎山,以虎山山腰步道、虎山生態步道及虎山自然步道銜接處,作為螢火蟲生態區,範圍總計約13公頃。在生態區內,將路燈全年加設燈罩,降低路燈對生態夜間棲息的影響,並於每年4月將路燈延後到晚上9時30分後開燈,以利於螢火蟲繁殖。

大地工程處表示,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聯合國以多元角度描繪出全球在各個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在這交織串聯的 17 項目標中,不再是以工業經濟發展為導向。而是將環境與人文一起納入思考決策中,成為現今的「永續發展」思維,其內容不僅是官方制定法規,也希望全球公民透過媒體、消費、行動來扭轉整個社會型態;永續發展目標整體分為五大部分:社會、經濟、執行、環境及治理,其中第五項:陸地生態,就與螢火蟲保育有直接關係。

國際螢火蟲專家吳加雄博士表示,根據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螢火蟲專家群組提出的螢火蟲保育原則,螢火蟲保育至少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1. 避免使用殺蟲劑或除草劑;2. 減少人工光源引起之光害;3. 維持森林林下腐植層及植物相;4. 維持螢火蟲棲地的良好水質;5. 避免棲息地遭人為破壞或人為切割,使得螢火蟲棲地減少或棲地品質下降。因為這些原則及保育注意事項,讓螢火蟲成為了良好環境的指標動物,所以有螢火蟲棲息的地方,通常環境品質也不會太差,

大地工程處也呼籲民眾,從自家環境周邊的生態保護著手,透過行動讓螢火蟲和其他生態物種與臺北市民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