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吹哨者 法律學者:當心淪為黑函文化保護傘

【綜合報導】近期因永豐金控對前總經理張晉源提告背信,卻遭張晉源於網路喊冤,表示提告為永豐金的惡意報復行為。對此,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劉邦繡於媒體投書「吹哨者保護傘的界線何在?」。文中指出,世界各國已陸續建立吹哨者保護制度,此為台灣應努力的方向,但吹哨者保護不代表可以將免責權利無限上綱,否則將形成「黑函文化」,嚴重影響司法公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學者指出:網路放話行為已非公正司法程序所能容忍

劉教授指出,就現況觀察,出售子行案與當初吹哨人檢舉揭弊案,兩者間並無直接關連。既然是兩個不同的案件,若以直覺判斷此為報復吹哨者的行為,未免落於太跳躍式的直覺判斷了,此實非客觀公正的司法體系所能允容。劉教授更指出,反觀永豐金控的控告行為採取正規的司法途徑,恰是反應獨立公正審理的司法程序,此遠比透過媒體網路的放話與炒作更符合對吹哨者的合理保護精神。

黃國昌爆料已觸及金管會底線?

雖然揭弊者保護法尚未在立法院通過,然身為制度模範的領頭羊,金管會對金融吹哨者的保護規格已相當完善,保護力道甚至超出目前立院的草案版本。無獨有偶,張晉源摯友立委黃國昌15日再次爆料,指自己取得金管會對永豐銀的金檢報告,由於該報告屬禁止洩密檔案,此舉疑似觸動金管會的容忍底線。對於記者詢問,若是洩密報告人為吹哨者,可否免除責任?金管會官員強調「『禁止洩密是不管任何形式、任何身分都不可以』,若是吹哨者也應該要向金管會檢舉,而不是把金檢報告外洩。」顯見對於透過網路放話、逾越司法程序與體制規範的行為,已超出政府機關所能忍受的底線。

吹哨若遭惡意利用,恐淪為「黑函文化」保護傘

劉邦繡教授最後指出,司法自有公正客觀的理論與方法程序,吹哨者也不會在成為揭弊人後,就對所有任內決策情事完全免責、豁免。當揭弊者本身有涉及犯罪嫌疑時,最終仍必須回歸司法公正的審查。吹哨、揭弊是一刀兩刃,若遭網路輿論炒作行為惡意利用,最終恐淪為「黑函文化」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