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搶灘東協 再保險切入可行性高

(中央社記者蔡怡杼台北24日電)東協市場近年迅速崛起,成為保險業海外布局重要市場,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不謀而合,而智庫研究發現,保險業者認為以再保險方式進入東協市場有高度可行性。

保險安定基金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就「我國保險業前進東南亞市場之機會與挑戰」進行研究。研究報告指出,東協多元且複雜的人口、宗教、語言、地理與法規等,導致迥異的商品銷售模式及企業經營策略,因此,「南向」遠比「西進」更為複雜,且即使同屬東協國家,東協單一國家成功的保險經營策略也不見得能複製在其他東協的國家。

同時,研究報告也指出,不少保險業者認為藉由再保險進入東協市場有高度可行性,因為再保險市場的交易需要保險人和再保險人的合作。然而,實際上如何進入東協再保險市場,如何與當地再保險業者合作,仍有很多細節及潛規則需要探討。

為協助台灣保險業參與東南亞市場,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在總體經濟方面,可將保險業列入涉外談判業務,避開兩岸政治問題,且東協各國政治、經濟、文化、語言與宗教差異大,商業模式難以複製,南向政策不應化整為零,應鎖定特定國家等。

在法規制度面上,報告建議,政府廣開線上投保業務,開放第三方支付,並配套修改保險法與電子簽章法;為便利業者進行購併,有條件開放保險法海外投資不可超過總資金規模45%上限,可採專案核准;彈性開放保險業國外投資可投資電子商務、資訊通訊產業或零售

業,以便利業者取得相關通路等。

在技術產品上,建議政府持續推動中國大陸以外的國際保險業務(OIU),並提供更多租稅減免誘因;人才教育上,建議提供多元來台短期交流管道,建立留學台灣國際口碑,也讓業者可以取得據當地文化語言得人才;建立區域招生差異化策略,開拓生源國,如印度、泰國、菲律賓、緬甸,並維穩生源成熟市場,如馬來西亞、越南、印尼。

在業者方面,研究報告建議可避開政治問題以民間組織進行交流;開放金融監理沙盒,測試金融科技的創新與商業模式;開發除銀行與保險經紀人以外的通路;進行跨業整合,化零為整並顛覆通路;先與當地企業合資,再漸次買下股權至100%持股;優質薪資策略吸引人才;以及除建立辦事處外應建立策略研究部等。

目前台灣保險業赴東協設立據點主要集中於越南,如富邦產險、國泰人壽、國泰世紀產險以及富邦人壽均在當地設有子公司,另外,台灣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則各設有1家辦事處。

除越南外,台資保險業有插旗的東協國家還有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以及泰國。(編輯:陳永昌)10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