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調查發現疫情後孩子的體力變差 提升幼兒運動是重點

▲左起: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信誼基金會營運長廖瑞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教授兼系主任王宗騰等人出席育兒大調查。
▲左起: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信誼基金會營運長廖瑞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教授兼系主任王宗騰等人出席育兒大調查。

▲▲左起: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信誼基金會營運長廖瑞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體育系教授兼系主任王宗騰等人出席育兒大調查。

根據信誼基金會最新出爐的調查顯示,台灣2~6歲的幼兒經歷這段新冠疫情,體力和身體動作能力明顯變差了。參與調查的幼兒園老師們認為,疫情讓孩子的活動受限,戴口罩、居家時間變多並以靜態活動為主,特別是花在3C的時間明顯變長,影響了幼兒的社交與活動力,連帶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與學習效益。

信誼基金會營運長廖瑞文表示,信誼關心孩子的發展狀況,每年進行一次的育兒大調查,這次選擇「運動」主題,分別針對家長和幼兒園教師,進行2~6歲幼兒身體動作能力調查,深入了解大疫三年之中成長的幼兒,身體動作能力的發展現況,是否受到疫情的影響。這項調查在去年11至12月間進行,共收到6200份父母有效問卷、以及2337份年資三年以上的幼兒園老師問卷;這也是臺灣首次針對2~6歲幼兒進行身體動作能力的大調查。

調查發現,一、幼兒的身體動作能力是隨年齡自然發展的,家長要積極但不用緊張;二、八成以上的父母認同運動能促進孩子體能、認知與情緒發展;三、父母越積極參與、鼓勵,孩子的身體動作能力表現越好;四、幼師觀察,疫情之後,幼兒身體動作能力與體力表現衰退。

為此,信誼呼籲:爸媽應積極參與,多練習,適時指導;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主任王宗騰以多年幼兒體能理念推廣和實踐的經驗,建議家長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孩子發展階段的重要動作技能,一方面也要有正向積極的教養態度,鼓勵孩子多練習,並在練習時掌握機會適時給予指正。「家長不用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指導孩子,當父母發現孩子的動作或姿勢怪怪的,例如同手同腳,只要把手、身體和腳的動作拆解,很容易發現問題出在哪裡,並幫助孩子修正。」王教授建議若真的找不出問題指導,可以減低動作的難度練習,讓孩子有成功的經驗,能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他強調:鼓勵、指導和練習,是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的三大要素。

洪聰敏教授指出,運動同時與大腦功能密不可分,從認知神經科學角度來看,大腦「前額葉」主管了「執行功能」,執行功能好,可以抑制衝動、維持專注力、提升記憶力、增加認知彈性來調節情緒;建議家長順應各年齡的發展特質,運用不同的遊戲策略,便能幫助孩子動出好腦力,像是2~3歲基本動作初始階段的孩子,可以結合故事情境玩身體遊戲;4~5歲的孩子動作慢慢熟成,可以增加速度和規則變化,提升運動樂趣和能力學習;6~8歲的孩子大部分動作已精熟,可著重手眼協調和體化認知,配合孩子認知與動作發展歷程來進行體能活動。

面對疫情後幼兒體力下降的趨勢,對幼兒園教育現場來說,是亟需政府、師資培育機構重視的議題。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陳淑芳建議,可以從增強師資運動遊戲指導專業知能培育和擴大公共資源投入並進。相較歐美幼兒園每日至少一到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台灣幼兒戶外大肌肉活動時間明顯不足。她呼籲各地方政府增設戶外共融遊戲場域、提倡社區性幼兒運動社團、建置更多教學資源庫來支持幼兒教學和運用。透過公共資源軟硬體的增設、鼓勵,提升幼兒運動機會和意願,進一步支持全家全齡進行互動式身體活動,不僅可以暫時拋下手機、建立運動習慣,更可增進親子互動關係。幼兒運動推動,需要家庭、社區、學校和社會一起動員,才能建構整個動態的運動環境。

信誼營運長廖瑞文強調,生命是一個有機體,牽一髮而動全身,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影響這麼大,成長學習上,需要給予環境,更需要榜樣。繼調查後,信誼推出系列服務回應大家的需求。包括邀請專家撰寫專文回應,編製《123,動起來》特刊免費贈送給家長、幼師;將調查呈現的結果,依孩子的年齡彙編成「2~6歲身體動作能力調查分齡對照表」供父母參閱,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邀請專家編創「1234動一動」體操,融入多元的穩定性和移動性動作技巧,供家長、幼師隨時可以帶領孩子做運動;舉辦親子運動會(4/8-4/9),將幼兒比較不熟悉的操作性動作技能等融入遊戲,透過示範帶領讓親子體驗後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將自五月起為父母(幼師)舉辦系列線上和實體專家講堂,帶領親師深度認識身體動作發展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