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鱗片留住一片生機 探訪溫室中的野小百合 為瀕絕植物傳宗接代

一個鱗片留住一片生機 探訪溫室中的野小百合 為瀕絕植物傳宗接代

綠網中的植物系列報導 2020年02月19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南投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南投報導

研究人員好不容易在野外發現瀕絕植物的蹤跡,第一件事就是盡可能收集種原,想辦法增加數量。像紫苞舌蘭、葦草蘭收集得到果莢,算是幸運的;有些植物就沒有那麼幸運。野小百合野生族群,被發現時只剩下一株,又不到結果實的季節,眼見族群如風中殘燭,這時候研究人員該怎麼辦?

植物因不同的因素受脅,但是要補回消失的族群又是另一個難處。為了解決物種繁殖問題,必須想盡辦法打破繁殖限制,增加族群數量還要兼顧遺傳多樣性,綠網植物保育研究團隊即分工合作,挑戰受脅物種繁殖任務。除了傳統播種育苗外,無法突破繁殖限制的種子或枝條頂芽,就交給組織培養室。 幫植物繁殖策略多 保留遺傳多樣性列首要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植物組織培養室,是一棟兩樓的透天住宅、林務局舊宿舍整修而成的建築。推門而入,先是一片種滿各種原生植物的陽台,接著才進入房舍中。一樓是辦公室、準備室,二樓規劃為操作室及生長室。

在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張麗慧引導下,扶著樓梯牆壁來到二樓生長室,組合架上井然有序地排列著一個又一個的「蘭花瓶」,依據不同物種所需,調控光線溫度;數十瓶、不同時間置入的葦草蘭、紫苞舌蘭瓶苗,各按其時成長中。

張麗慧是綠網植物保育計畫團隊成員之一,負責研究解決受脅植物繁殖問題,例如生殖上有限制或無法以傳統採種播種進行繁殖的植物,以組織培養、無菌播種或懸浮培養等方式繁殖育苗。

「為了維持原生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從野外採回來的植株在不傷及原始植物前提下,盡可能採果莢、使用種子播種。」張麗慧解釋,採集回來的瀕絕植物,先進行繁殖與保存評估,以種子播種在栽培土的傳統方法優先;若遇到不能發芽或沒有胚乳的種子,就由他接手,進入組織培養室處理。

紫苞舌蘭、葦草蘭雖為地生蘭科,由於種子沒有胚乳的特性而進組培室。「胚乳是提供種子發芽所須的營養,除非土地有蘭菌分解土壤的巨量和微量元素、提供種子養分,蘭科種子才能成長。」張麗慧說。這說明野生蘭科植物依賴棲地的程度,幸好播在培養基就能發芽。

進入組培室的果莢、種子,先評估發芽的狀況,諸如葦草蘭、紫苞舌蘭這類接近滅絕的物種,增加族群數量是重點,若無法成功以種子播種,就必須改弦易轍,取頂芽、根尖或葉片等部位,以分株或扦插等無性繁殖的方式增加數量及保存野外數量有限的植株,再嘗試其他解決方案。

種子無菌播種,是有性繁殖的一種。從野外採集的果莢,經過表面殺菌之後,再小心翼翼地將種子由滅菌後的果莢中取出,再播到培養皿上,這些過程都要在無菌的狀態下進行。培養皿是指以氮、磷、鉀等植物所需的主要營養成分,再依據各植物特性,加上一些微量元素來所調配出來的培養基,也是受脅植物的生育基地及復育堡壘。

待植物在培養皿中發芽,稍微長大一點,再移到廣口瓶,更大一點就可到蘭花瓶成為「瓶苗」,等待有朝一日成長茁壯後,就能出瓶到溫室,準備適應未來廣大的野外生活了。 一片鱗片 也有無限生機

有些受脅植物,發現時可能殘留的族群現況不盡理想,這時候就得以保存族群為目標,以能取得的根莖葉芽等營養器官,進行無性繁殖。張麗慧說,有性繁殖能保留物種遺傳多樣性,列為優先選項;但若無法取得植物種子,或物種有難以突破的繁殖限制,便以無性繁殖作為保存野外珍稀種原的選項。

溫室中的野小百合(Lilium callosum),抽出細長的葉片,就是無性繁殖其中一個例子。張麗慧說,研究團隊野外發現時只剩下五棵,找他合作時剩下一棵,其餘的植株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全被採光。這一株沒有結果實,於是他剝了一片鱗片回來,以組織培養繁殖出眼前一整片野小百合。 按序就班適應環境沒問題 原棲地馴化增加存活率

幸運的是,紫苞舌蘭和葦草蘭都是無菌播種的實生苗、能播種生長。出瓶前,它們先到溫室適應光度和溫度兩周後,才真正擺脫瓶子裡的生活。從瓶中小心翼翼取出的植株,還要再放到栽培盆中,馴化一至二周,確定存活沒問題,再移到溫室,像一般盆栽般的照顧。

狹長的溫室中,除了兩種蘭科植物,只見葉片如兔耳朵的高士佛羊耳蒜小苗、鹿子百合、粗莖麝香百合,紅花石斛、特有種雪山馬蘭、台灣破傘菊等,紅皮書列入受脅的植物,各有各的苦衷而在此交會,它們是補充野外族群的希望,未來將分散各地,重返熟悉故土。

適應了位於南投特生中心的苗圃生活,回到原棲地後還有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在原棲地尋找合適的苗圃或場域進行馴化。

計畫主持人李權裕舉紫苞舌蘭為例,原棲地在蘭嶼和南投的環境條件很不一樣。「蘭嶼的熱和集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當紫苞舌蘭適應了實驗室到溫室的環境都適應後,最好是連盆到蘭嶼培養一陣子,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之後種回野外原棲地,適應力較強、活下來的機會更高。

在這些植物尚未種到野外前,成長的過程是研究人員觀察植物生理、記錄成長史的對象。「這讓我們有機會認識這群稀有又陌生的嬌客。」李權裕說。

這一天剛好遇到春節年假前的大掃除,研究人員忙上忙下整理洗刷器皿,但仍未忘記工作任務。上千株紫苞舌蘭種苗陸續培育中,除了達成綠網計劃的目標值,更有來自蘭嶼東清社區一群婆婆媽媽們殷切的期待。

2018年,起至2020年之間,在國土綠網計畫支持下,育出的紫苞舌蘭種苗,不但要種回原棲地補充野外族群,還背負著恢復「蘭花之島」的榮光。研究人員因此得以與社區合作,而返回棲地的紫苞舌蘭,讓一群婆婆媽媽們愛上它,而這又是後話了。(系列報導,待續) 【國土綠網中的植物】系列報導

- 「讓鳥仔花回家」 昔日農地常見 今徵護花使者 葦草蘭復育踏出第一步

- 一個鱗片留住一片生機 探訪溫室中的野小百合 為瀕絕植物傳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