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婦女陰道不規則出血》中醫:是疾病反映...可針對陰道異常4徵兆辨證用藥

停經婦女點滴出血,中醫師提醒只要是出血就算不正常,應做進一步檢查調理。(圖片來源/buri@photoAC)

一名年近6旬的更年期婦女,近來出現點滴出血的狀況已達3個月,以為是自己回春了,到婦產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醫院超音波檢查後,看到這名婦女的子宮內膜增厚,幸好子宮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追問後才發現,原來婦女為了保持青春活力,有長期服用胎盤素的習慣,「我建議先停用以後就陰道沒再出血。」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

不過,究竟更年期婦女月經回來代表什麼?中醫觀點怎麼看?

停經婦女陰道不規則出血...中醫:是疾病的反映

周宗翰先解釋,「更年期婦女早已停經,後來又發生陰道不規則的出血,在清代《傅青主女科》就有提到:『婦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風,忽然行經者,或下紫血塊,或如紅血淋,人或謂老婦行經,實非經也。』以及『乃肝不藏,脾不統之故也』。」

他表示,這種現象在中醫來看並非月經來潮,而是疾病的反映,「更年期後正常來說是一滴血也沒有,只要是出血就算不正常,更不可能有返老還童之說。但是有些婦女會在更年期過後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如果突然停用荷爾蒙亦會造成出血。」

周宗翰指出,停經後出血的原因可大可小,最常見的為萎縮性子宮內膜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頸瘜肉,「但也可能很嚴重如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通常出血時間越長或是出血量越多,其患惡性腫瘤的的可能性較高。」

針對陰道異常4徵兆辨證用藥

周宗翰表示,中醫師通常會針對陰道異常出血的量、色、質及氣味,並結合患者的其他症狀及全身情況綜合分析,給予辨證用藥。

1. 出血色淡、質不濃稠,並有倦怠無力,氣短懶言且自覺小腹有空空等症狀:屬於氣虛證,常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完帶湯治療。

2. 出血量不多,顏色鮮紅、質稠,同時表現 腰痠腿軟,咽乾口燥,陰道乾澀灼痛或陰癢等症狀:屬於陰虛證,常使用滋陰降火湯湯配合一貫煎治療。

3. 出血見有帶下量多,色黃、有臭味,表兼有溼熱(或溼毒):屬於虛中夾實證,這時中醫常使用「龍膽瀉肝湯」和「八味帶下湯」治療。

4. 陰道出血量時多時少,顏色紫黯有塊,同時見有小腹疼痛拒按,按壓有刺痛感,或者小腹有腫塊:屬於血瘀證,這時會使用少婦逐瘀湯和大黃蟅蟲丸治療。    

「臨床上停經後出血不一定都與婦科有關,因為胃腸道病變引發肛門出血,或是泌尿系統的毛病而從尿道口出血,此二處的出口與陰道恰為鄰居,常被誤認。」周宗翰表示,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接受抗凝血劑治療後,也會引起停經後的陰道出血,「所以發現異常出血,應立即就醫檢查確診,才能及早治療。」

停經後又異常出血,可多吃「這些食物」   

周宗翰也提到,更年期婦女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族群,雌激素過度的刺激是導致子宮內膜癌常見的因素,「所以體型肥胖、初經來得早、晚停經的婦女(大於52歲),或從未生育過的女性要特別注意。」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

1. 停經後出血

2. 經期不規則

3. 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

4. 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

5. 貧血

6. 倦怠

7. 下腹疼痛

他表示,若能及時警覺自身健康異狀並就醫,依照醫囑進行檢查,透過子宮鏡檢查及內膜切片證實病灶,及早接受治療,阻斷疾病進展,再藉由中醫調整陰陽氣血,可以穩定女性荷爾蒙,減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而糖尿病、高血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愛吃紅肉或脂肪的食物的女性,也要提高警覺陰道是否有出血。」

至於停經後若又異常出血易引起貧血,此時飲食調養應注意哪些事?

周宗翰建議可多吃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肝、雞蛋、牛奶和瘦肉等,還有含豐富鐵和葉酸的綠葉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油菜、櫻桃、莧菜、薺菜、蕃茄、柑橘、桃李、鳳梨和紅棗等,對避免產生或減緩停經後出血的程度,會有很大的幫助。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必要之惡 投資就是投機
女生混搭男裝被當作怪物? 專訪林美香談近代服裝與性別爭議
人物》靠天吃飯的海事工程黑手二代 終於等到離岸風電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