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改革9》「論量計酬」導致無效醫療!黃達夫:最經濟的醫療應該這樣做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接受《信傳媒》專訪時談台灣健保現況及改變之道。(攝影/趙世勳)

「我認為健保要改,第一個要讓每個人都要論質、論價和論結果,全人、全方位、全程、全家的計畫就是VBP(價值導向支付制度)。」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在接受《信傳媒》專訪時指出。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乳癌5年存活率達93%!走過30年...黃達夫:和信貴族的不是醫院而是人

衛福部全民健保會在去年11月底加開臨時會,討論明年健保費率,以費率「4.97%」及「5.47%至5.52%」兩案併送交衛福部,最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宣布,今年元旦起健保費調漲至5.17%,補充保險費費率則依法連動調整至2.11%。

陳時中也表示,已規劃4至6年「全民健康保險中長期改革計畫」,改革健保給付及支付制度與健康照護體系,強調會關注相關配套措施,並允諾針對安全準備金衛福部會提出配套方案,今年不會再次調漲保費。

不過黃達夫認為,這25年來,台灣健保不論政策對或錯,醫界對於健保總是「逢改必反」。究竟健保除了漲保費還能怎麼開源?又該如何節流?「無效醫療」真的是浪費健保的元凶嗎?如何減少濫用與浪費?黃達夫對現行健保制度又有哪些看法和建議?

「正確」的醫療才是最經濟的醫療

黃達夫提到,台灣健保一開始實施時自己就有參與其中,「我在美國一次重要會議中,代表台灣參加,還包括楊志良、張鴻仁都有去。」1989年底,從美返台的黃達夫,參與一場健保研討會,美國經濟學家蕭慶倫也在場,當中有10多個國外的代表,「我們就討論台灣如果要做全民健保的話要怎麼進行。」

「一開始我就很堅定地說,最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做對的事情,不是要讓人家高興投你一票。」黃達夫說,民眾常說對健保滿意度很高,但他認為不應該是滿意度1到5分讓民眾選,「而是為什麼滿意?民眾就算勾5,你也不知道他滿意什麼?可能是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看醫生,好像7-11一樣?還是每次去要什麼藥醫生都會給?」

但黃達夫指出,健保資源並沒有大家想的這麼豐沛,「放在家裡抽屜沒吃的藥就佔25%,病人不一定會吃,或是吃了有不舒服就擺著不吃,比如說抗生素吃了可能有些副作用,病人就自行停藥,結果引起抗藥性的病菌出現......」

「所以才說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正確才會有正當的outcome(結果)。」黃達夫提到,他在2001年提出這樣的觀念,跟美國著名管理學家Michael Porter一致,「他寫《Redefining Health Care》這本書是在2006年,他提到醫療越正確就越經濟,因為沒有多給藥和不必要的,萬一藥物有什麼副作用也不會太多,效果會是好的,花一分錢就有一分獲得。」

黃達夫解釋,「論量計酬已經是一個過時的制度,也許有段時間還可以,但現在已經不適合。健保如果要改革,應該要走向『論結果計酬』,變成一個包裹式的,比如我把你的病治好,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幾年來都控制很好,你才付我錢,我要看的是結果、價值,這個縮寫就是VBP。」

他進一步指出,VBP在美國Michael Porter認為是可行的,且美國政府也在推動這件事,「支付制度要改,再來是預防要做,要讓他們不得病,而不是得病再去處理,所以錢要用在對的地方。很重要的一點,你有沒有把維護人的健康當成一回事,假如有的話自然就會同意剛剛所講的一切。」

台灣健保造福許多民眾,但開辦25年至今許多改革勢在必行。(攝影/陳稚華)

健保「論量計酬」導致無效醫療

那麼「無效醫療」真的是浪費健保的元凶?這些浪費可以被控制和避免嗎?

黃達夫先指出,台灣健保開始的時候就使用論量計酬,「最大的問題是,醫生可以創造需求,讓你趕快來看病,或是跟你說你沒有做什麼會導致什麼結果。這是free for service最大的問題。在1995年開辦的時候,大家就說論量計酬不是件好事。」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是「論人計酬」也要建立好一個制度,「比如說這個醫療人員負責你一整年的健康狀況,如果狀況很嚴重要進一步看專家的話再安排,比較像美國的轉診制度。」黃達夫指出,在英國、加拿大若是沒有轉診醫師是不隨便看診的。

「如果你說肚子痛,不能直接去看消化科醫師,因為他會直接給你做胃鏡或是腸鏡,那也是因為支付比較好,但不一定能發現東西。」他舉例,過去常看到患者肚子痛沒有被診斷出來,「幾年後來找我,我看到他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有抓到問題,其實只要稍微問一下就能知道問題在哪,那個患者的乙狀結腸有一個腫瘤不斷在那裡,結果血紅素就降低了,越來越不舒服,擴大之後整個骨盆腔通通都是腫瘤。」

黃達夫認為,一般問診方式(俗稱SOAP,即Subjective 主訴主觀、Objective 客觀、Assessment 評估、Plan 治療計畫)就像肥皂一樣,不是不好但問的時候容易沒問清楚,「比如患者說跑步會喘,那到底是肺的問題,還是心臟無法負荷的喘?血氧夠不夠?呼吸次數如何?貧血的時候也會喘,這些都應該要經過一系列有系統的檢查,才更容易得到結論,那時候才應該決定用什麼藥物、不用什麼藥物,但這個程序在2分鐘內可以做到嗎?」

「所以我說的『正確』就是要能找到這些問題,正確的醫療就是經濟的醫療、就沒有浪費,很多無效醫療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診斷跟正確的處置,所以得到的是不一定跟你的病有關的治療。假如每個醫生都遵循這個原則做事情,就沒有無效醫療的問題,其實有效無效,不正確就是無效醫療。」黃達夫說。

黃達夫指出,健保「論量計酬」制度導致許多無效醫療的發生。(攝影/陳稚華)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去年公布人口推估報告,預估2025年台灣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到了2034年,全國一半以上都是超過50歲的中高齡者。面臨高齡化社會來臨,健保要怎麼因應?

台灣是洗腎王國》黃達夫嘆:預防醫學預算太少...

黃達夫直言,「不應該因應,應該是說年紀變大、活的時間更長,活超過100歲很容易,但前提是不要抽菸、不吃很多甜食、糖水。」他說家族也有糖尿病史,所以自己也相當注意,例如咖啡就不會加糖、甜點也盡量少吃。「自己健康要自己顧,找醫師幫助、藥物幫助,再加上運動。」

「但預防這種東西沒有人想做,因為沒錢賺......」黃達夫舉例,用機器手臂開一台刀25萬元,「假如我開一個藥給你,也只有那個藥錢,裡面大部分還是藥商拿去了。」他認為,真正好的醫療是不會很貴的,但有些藥如標靶藥物,因目前還沒有市場競爭,但久而久之這些藥變成大家都可以用後,就會降價了。

黃達夫也認為,健保在預防醫學的預算太少,「在一開始的預算分配上就不對了,預防太低了。」他表示,「其實支出不會超過,問題是現在做很多所謂的無效醫療至少超過50%,還有針對的疾病對象不同,以前是急性病,現在是慢性病、糖尿病、冠狀動脈等,台灣肝臟病很多,還有抽菸後引起的肺病,也許空汙也是一個因素,但糖尿病沒有好好照顧導致腎臟壞掉要洗腎。」

黃達夫認為健保在預防醫學的預算太少,很難讓民眾獲得真正的健康照顧。(攝影/趙世勳)

對於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自費醫材事件,黃達夫也說,「現在一個治療可能要100多萬元,其實就是制度出了問題,連總統都要出面說話,為什麼要做到那個程度?因為從健保那邊拿不到錢,就從其他地方去採購更貴的東西。」他認為,若機制沒有建立好,就會變成每個人都像小偷一樣,「應該照顧到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其他想要更多那是個人的事,但最起碼要保障基本的健康。」

所以健保應該保大不保小嗎?

「對,不過健保要決定一個政策,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維護全民的健康,那什麼東西會影響他的健康?就是照顧這塊。」黃達夫強調。他也認為,健保若不改變論量計酬的制度,永遠無法遏止資源濫用與浪費。

更多信傳媒報導
經濟增長3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 台灣是全球晶片需求激增的最大贏家
提筆 寫出心中平靜
隱形但不隱藏 信賴夥伴是明緯的冠軍之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