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率調漲至5.17%,4萬薪者每月約調漲58元

全民健保費率自開辦以來第3度調漲定案,2021年1月1日起一般保費費率自4.69%調漲至5.17%,以國民所得中位數、約月薪4.1萬元的民眾為例,每月保費將增加58元。除了調漲保費費率,衛福部長陳時中同時拋出3大財務改革方向來開源節流,朝兩年內不調漲費率的目標努力。

健保費率調漲是過去數月來的熱門話題,事實上根據健保法,健保會每年都須事先訂定隔年的醫療給付總額預算,再據此推估整體財務狀況,並在必要時審議能平衡收支的新費率。只是,我國並未落實年年檢討與調整費率,健保開辦至今僅兩度調漲、兩度調降,使健保財務自2017年起開始入不敷出、短絀數逐年擴大。

近來健保會根據現行費率估算,明年底的安全準備金僅剩0.54個月、低於法定水位(一個月保險給付支出),因此漲價勢在必行。

費率調漲,低收戶族群不受影響

陳時中趕在新年前夕召開記者會宣布,明年起將一般保費費率調漲至5.17%(補充保費費率則依法連動調整至2.11%)。這是健保會先前討論未果、兩案併陳的折衷版本,已經由行政院拍板定案。

他解釋,疫情下台灣經濟仍有成長,但民眾生活負擔呈兩極化現象、部分人民生活更辛苦,因此過高的費率調整幅度可能衝擊相對弱勢的族群,因此才採折衷方案。

據此新費率計算,月薪2.4萬元的民眾每月需繳納的新保費為373元(相較過去漲了34元),月薪3.1萬者每月需繳納的新保費為470元(相較過去漲了44元),月薪4.1萬者每月需繳納的新保費為622元(相較過去漲了58元),月薪5.1萬者每月需繳納的新保費為785元(相較過去漲了73元),月薪6.1萬者每月需繳納的新保費為943元(相較過去漲了88元)。

企業主與政府的負擔也隨之增加。新制下,89萬名企業主負擔年增193億元,政府支出則年增230億元。

新制不影響原本接受政府全額補助約126萬民眾(如低收入戶、替代役、義務疫、在監服刑等族群),其保險費仍由官方負擔。

拚兩年內不漲保費,衛福部拋3改革方向

新費率調漲幅度不算大,被問及明年是否可能再次討論調漲費率,陳時中兩度回應「不會!」除了藉由調整費率維持收支平衡,他拋出衛福部的3大財務改革方向,藉此開源節流、朝兩年內不調漲費率的目標努力。

3大改革方向包括:

  1. 減少浪費:整合醫療資源並有效運用;藉由雲端系統促進醫療資源分享;抑制醫療資源不當耗用。

  2. 負擔公平:檢討旅外國人權利義務;擴大補充保險費計費基礎;檢討就醫部分負擔。

  3. 提升品質:與國衛院共同規劃4~6年的「全民健康保險中長期改革計畫」,為健保給付支付制度與健康照護體系擘劃改革藍圖;整合公共衛生體系,涵蓋預防、醫療到生命末期的安寧照護。

藥品、檢查部分負擔將檢討,「讓民眾有感」

其中,部分負擔將如何調整,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藥品部分負擔的上限天花板可能從現行200元調升至讓民眾「有感」的金額,有可能拉高至300元、400元,藉此抑制浪費;檢驗檢查過去未收部分負擔,未來也可能依照級距訂定單次收費上限,費用應會在千元以內;納入討論的方案還有恢復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重大傷病取消免部分負擔等。

健保會委員滕西華表示,有研究顯示增收部分負擔仍舊難以抑制浪費,但增收的確是為健保財庫開源的選項。在藥品部分負擔改革上,可考慮針對經濟弱勢以外的所有輕、重症患者,依據經濟負擔能力來設定費用天花板,並設置「單次負擔上限」以及「全年負擔上限」,取代以及疾病劃分誰該收取部分負擔,後者可能會漏掉部分疾病族群。

她反對針對檢驗檢查加收部分負擔,因為檢驗檢查的目的是為協助診斷,病人並不知道如何選擇檢驗檢查、面對醫師處方也難以拒絕,而經濟弱勢者則可能因費用過高婉拒處方,進而使疾病惡化,「健保有省到錢嗎?」

旅外國人停復保制度改革、海外所得納入費基,都將討論

旅外國人的權利義務近來有不少討論,舉例來說,出國半年停繳保費、回國復保就能立即享有健保資源,或是除籍退保兩年內恢復戶籍就能立刻加保等現制,均使外界觀感不佳。

健保署統計,過去3年來,一年內短期停復保的人數約8~9萬人,當中約6萬人有就醫,平均每人繳保費4900元左右,而平均的健保醫療花費為4,100元左右,其實低於所繳費用。除籍退保兩年內返國加保的人數大約有1.4萬人,其中約9,000人有就醫,平均每人繳保費7,000~8,000多元,而健保醫療花費稍高、在7,000~9,000多元不等。

李伯璋表示,日前與僑委會對話,期望廢除停復保制度、針對退保後返國者加設一段等待期才能復保等,這些都是政府考慮的改革範圍。

他也提及,將與財政部共同研議是否有機會將海外所得納入保費費基。陳時中說,部分問題牽動既有的制度結構,衛福部將於明年立法院新會期針對需要修法的問題提出改革草案,溝通共識。

延伸閱讀:

美國人到台大掛急診,沒健保帳單金額便宜到讓他大為驚訝

台灣健保舉世稱羨,自費醫療負擔卻愈來愈重?揭露5大現實

如何用保險將錢花刀口防「醫不起」?投保前必看4重點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