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案件資訊曝光 當事人常成為"標籤犯"

【綜合報導】 2017-10-23 在2013年,捲入八里雙屍命案的媽媽嘴咖啡店老闆呂炳宏,因為被嫌犯謝依涵直指是共犯,遭到檢方約談,成為媒體焦點,事後,雖然呂炳宏獲得不起訴處分,但是他走在路上,還是常遭到人指指點點,生活大受影響。 (媽媽嘴咖啡店老闆 呂炳宏: 你要翻身你很困難,可是你怎麼會第一時間,就把它公開,因為你還要查啊,連查都不查,就直接公開我的資料,家庭、我的背景,連我的好朋友家的地址,全都公開在陽光之下。) 同樣自認像呂炳宏是「標籤犯」的前中央社記者郭玫蘭,被指控涉犯共諜案,曾經被媒體大篇幅報導,雖然獲得不起訴處分,卻讓家人受到很大傷害。 (前中央社記者 郭玫蘭: 因為我的母親 因為這個事情,她的燥鬱症會復發,所以我覺得 這個東西,對我家人傷害是蠻大的。) 許多案件偵查中的資訊,常被攤在陽光下,導致當事人被貼上罪犯標籤,為了幫助他們剪掉標籤,民間司改會將啟動偵查不公開專案,協助受害者向檢警究責。 (司改會偵查不公開專案小組召集人 施泓成: 第一個要預防 第二個是協助,這些偵查不公開的事情的,損害繼續發生。) 司改會將設立專線,受理民眾檢舉,也會將組成義務律師團,協助當事人訴請國賠,要幫助偵查「被公開」的受害者,討回公道。 [原民台新聞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