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寫報告、沒有KPI,催生獨角獸公司醣基!台灣生技人才搖籃TBF怎麼辦到?

「一個產業若是沒有人才,就是空洞的。」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強調。國內首家興櫃的生技創投鑽石生技,發起的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Taiwan Bio-development Foundation)投入生技人才培育近十年時光,如今不僅鑽石興櫃,基金會更為台灣培育百位博士後研究員。

投入生技產業,第一步:培養人才

路孔明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指出,2013年創立鑽石生技,目的是把台灣生技產業做大,「要做大一個產業,人才必須先行。」他認為,台灣是一個小島,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市場,有的就是創意與創新。特別是生技醫藥跟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光一個實驗室就可以創造幾千億元的價值,如新藥研發。

近十年來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已提供13位講座教授,每位2,500萬元的講座獎金,十年投入超過3億元。為生技產業培育出100多位博士後研究員、150位博士及270位碩士,都是台灣的高端生技醫藥人才。

基金會採取每年撥入固定經費給教授,特別的是,基金會沒有要求寫報告、計畫書等KPI,唯一的要求是「不要離開學校與研究機構」,教授可以依據經費,帶領實驗室規劃年度計畫,像是母雞帶小雞,培育一批批學生。

鑽石生技 圖/鑽石生技
鑽石生技 圖/鑽石生技

「我們相信你是卓越的科學家,可以培養下一代。」路孔明說,在評選制度上,會由基金會董事從申請名單來挑選,包含做事態度、研發成果、未來成果,一旦決定人選後,就會充分地支持講座教授。

此外,基金會的背後也有長期企業界的支持,包含:富邦金控、台新金控、潤泰集團、玉山銀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等資金的挹注,「我們都希望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可以站起來」,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楊泮池說。

發揚光大醣科學,培養獨角獸生技公司

醣基生醫公司就是基金會培育的一個案例。醣基生醫專注在醣分子技術研究,技術來自於中研院授權。

醣基生醫總經理吳宗益曾任中研院研究員,他從學界踏入業界的關鍵轉折,是被路孔明一席話激勵:「人生終究一戰」。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 圖/陳映璇攝
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 圖/陳映璇攝

吳宗益說,自己在中研院做了一輩子研究,不僅基金會願意給予研究經費,甚至授權成立公司,把研究成果開發成藥物應用,「是他(路孔明)給予我勇氣與支持,實現醣科學有機會領先全世界的夢想。」

目前醣基市值超過10億美元,已是獨角獸等級,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從實驗室落地到產業。近年來利用自中研技轉的醣體均相化抗體(CHOptimaxTM)技術平台來開發新藥,已逐漸在人體臨床試驗或小鼠試驗展露功效。

生技業市值破1.3兆元,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

回首台灣生技產業一路發展,路孔明認為,一個國家的生技產業是很難起來的,放眼亞洲國家,除了日本以外,是沒有生技產業,「大家習慣是me too(當跟隨者)。」

從時間軸來看,台灣自2007年施行《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2009年推出《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兩次都像流星劃過,市值雖然有上來,但終究打回現實面,因為生技產業缺乏人才、市場、營收與獲利。

直到2011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基本法》修正案,鬆綁技轉兼職及股票處分限制,讓學研界的技術可加速進入產業界,學界的人才也可直接進入產業界創業與任職。

「把學者、教授資源納入非常重要,因為知識是最大的力量。」路孔明因此在2013年創立鑽石生技,並發起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廣納人才、培育人才。

如今台灣生技產業市值飆破1.3兆元、產值突破7,000億元,獲得投資人關注。放眼未來,生技業能否成為半導體以外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楊泮池認為:「 雖然跟半導體產業還有段距離,但已經看到曙光了。 」未來除培育更多的人才外,同時期盼政府法規面能夠鬆綁,例如醫材、新藥如何導入國內醫院,目前台灣健保把關仍較嚴。

「政府知道CDMO(藥品代工)是重要機會,但新藥研發才是根。」楊泮池指出,近年生技新藥研發陸續開花結果,尤其授權金額高,凸顯國際大藥廠對於台灣研發成果的肯定,對於台灣生技產業有正面影響。

歷經生技產業的起起伏伏,路孔明有感而發地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培養,十年回頭來看,我們的做法是對的。」

責任編輯:侯品如

更多報導
鑽石生技登興櫃股價飆漲逾7倍,這家生技創投如何十年磨一劍孵育獨角獸?
工研院攜手國衛院拚生醫產業!聚焦AI、疫苗等10大議題,加速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