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普篩補防疫破口 沒理由拒絕

圖為桃園機場入境管制區內,身穿防護衣搭機抵台的旅客,正在查驗健康聲明書。(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桃園機場入境管制區內,身穿防護衣搭機抵台的旅客,正在查驗健康聲明書。(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入境普篩議題再度掀起一波漣漪,但對於外界聲聲呼喚,指揮中心始終不願接受,入境普篩不僅是台灣防疫的最後一塊拼圖,可補上無症狀感染者的破網,並徹底釐清新個案感染源,指揮中心也不必受到本土感染的質疑,同時又可消除國人的恐慌,可說是雙贏,仍應審慎考量。

從日本女學生、泰國移工返國後傳出確診開始,我國就頻頻遭受質疑是否有社區感染,直到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確診,才再度說明國內仍有潛在感染可能,但指揮中心卻疲於奔命找出案469曾在今年3月來台前出現症狀,企圖將感染源導向境外,讓人感到遺憾。

目前我國僅針對菲律賓實施入境普篩,自7/26起共抓到10例確診,超過整體疫情18例的一半,成果相當豐碩,但指揮中心卻認為,從菲律賓入境的這10例確診就算是在未實施普篩的狀況下也抓的到,發言人莊人祥更指出,普篩甚至漏掉一名確診者,不見得比較有效。

但從這次比利時工程師的感染個案來看,外界所要的入境普篩,並非是要抓出所有無症狀感染者,釐清國內是否存在社區感染才是更重要的目的,而且推行入境普篩,並不需要全面取消現行的居家檢疫規定,只要在解除居家檢疫前加上篩檢,便能釐清確診個案的感染途徑。

新冠肺炎與SARS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從發病前一天就具傳染力,因此做足隔離措施就能阻絕多數傳染,指揮中心先前推出多項科技防疫,開發「疫指神通」、「雙向簡訊」等追蹤系統落實隔離,卻無法補上無症狀感染者的破口,此時順應專家與民意加上入境篩檢,不僅是讓防疫網補得更齊全,也能安民心,指揮中心沒有理由拒絕,也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