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BC肝炎防治總動員!腹部超音波檢查,逾56%受檢者有脂肪肝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守護肝臟健康,你今年超了沒?肝病是國病,為喚起國人重視定期追蹤檢查,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活動起跑敲鑼。(圖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活動起跑敲鑼。(圖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肝基會今年結合全台灣的北中南東12家醫療院所,在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的號召下,動員近50位優秀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3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今(3)日上午8:30~11:30為40歲以上民眾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3小時為1912人做肝、膽、胰、脾、腎臟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此次活動全台響應,涵蓋大台北地區、苗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各地醫院每半小時以視訊連線將腹超篩檢的現場實況即時傳回肝基會。

肝癌平均4個月長一倍!肝硬化至少3到6個月回診追蹤

肝癌發展通常是漸進式的,從「慢性發炎」、「纖維化」、「肝硬化」,到最後才會出現「腫瘤」。台灣肝病權威許金川教授30多年前做過研究,發現肝癌體積倍增時間的中位數是112天,最快也要29天;若換算成直徑,大概是從1公分變成1.3公分,也就是說,肝癌平均長大一倍的時間約需4個月。

當初做這項研究,是為了評估肝病患者多久該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結論是有肝硬化的人每隔3到6個月,無肝硬化者每6到12個月追蹤一次就可以。按此追蹤頻率,就算發現肝癌,腫瘤通常不會超過3公分,都還來得及做根除治療。

宜蘭羅東博愛醫院醫師在為民眾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圖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宜蘭羅東博愛醫院醫師在為民眾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圖片提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全台12家醫療院所連線 3小時完成1912人腹超篩檢

今日一大清早7時多就有民眾陸續抵達12家醫療院所,由於防疫期間,本次活動採取事先線上報名,大家落實個人衛生防護並謹遵主辦單位的動線規劃、依序排隊。8時30分活動正式開始,報名者有條不紊地依序填寫個人資料並進入診間檢查。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統計這次篩檢總共有1912名受檢者,檢查異常者達1680人。其中5位高度懷疑肝癌,有79位屬於性質不明肝腫瘤,另有444人為良性肝腫瘤(血管瘤89人、肝囊腫355人),有6位肝硬化,有174人為肝實質病變,另外有脾臟腫大者24人,有1064位受檢民眾有脂肪肝,比率高達56%。膽息肉有213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36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676人。

腹超揪出肝腫瘤!早發現早治療除國病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面對肝癌的不二法門,就是在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肝癌有一群很明確的高風險族群,亦即肝臟慢性發炎者,像B肝、C肝患者。B型肝炎過去是造成台灣肝癌的主要病因,肝硬化患者得肝癌機率超過正常人100倍;即使是沒有發病的B肝「健康帶原」者,其罹癌機率也較正常人高出四倍。

為了不讓憾事一再發生,在政府提供的有條件篩檢服務外,肝基會本於照顧國人健康使命,超前部署,希望結合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執行「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活動計畫」,簡單、無痛、沒輻射、確診率高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是篩檢肝癌的最重要利器,對於檢查異常者,若有需要,肝基會也會協助患者轉介到其他醫療院所追蹤治療,藉由活動盼能早期發現肝癌、有效治療。

消滅國病!各界熱烈參與 盼形成一股「新全民運動」

「肝臟是否健康?不是靠感覺,而是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說,過去肝基會一步一腳印,走遍全台各地的大小偏鄉做肝病篩檢,27年來努力不懈仍難免有死角,因此楊培銘教授大聲疾呼強調肝病防治的最後一哩路,是希望大家支持一起加入,讓「今年超了沒?」成為一股「全民運動」,讓臺灣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成為根除肝病的模範國。

本次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各地現場共有300多位義工及醫護人員犧牲假期來協助民眾做腹部超音波、衛教及填表、引導等服務。本次北、中、南、東共12家醫療院所共同響應,免費腹超活動,資格為年滿40歲以上民眾(攜帶身分證、健保卡,方便實聯制及填寫資料,並戴口罩,檢查前需空腹6小時)。腹部超音波檢查報告於當天直接讓民眾帶回,檢查異常者,若有需要,肝基會將協助患者轉介醫療院所追蹤治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