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18萬身障者有錢也買不到 0.2張保單的悲哀

118.6萬個身障家庭,沒人為他們撐起保險傘。
118.6萬個身障家庭,沒人為他們撐起保險傘。

台灣人愛買保險,保發中心統計,平均每人手中握有2.5張保單,反觀身心障礙族群,全台有118萬名,而人身保險有效契約僅逾22萬件,平均每人不到0.2張。一直以來,包括身心障礙聯盟等NGO屢屢接獲身障者遭拒保的投訴,面對這逾10倍的差距,監察委員王幼玲表示:「身心障礙者被拒保的問題,監察院已立案調查。」儘管政府正視身障權益,但這群保險邊緣人想要的保障還是遙不可及。

「身心障礙者要買保險就像在爬山,但他卻不曉得眼前的山有多高,而且攻頂之前還有重重關卡,更不知道能否抵達終點。」台大社工學系教授古允文這樣形容,「倘若知道要爬2千公尺的山,那他們可加強體能訓練,但如果不知道高度,那永遠也到不了!」

投保受刁難 已是常態

幾乎人人都有被保險業務員追著跑的經驗,但諷刺的是,一群最需要保險的人,卻總是吃閉門羹,想買張保單,真的關卡重重。「你這情況送件也不會過,與其我現在受理,到時候讓你期待落空,那不如不要送了。」今年5月就有身心障礙者拿著這樣的錄音檔至監察院配合監督調查,監察委員王幼玲表示:「身心障礙者被拒保的問題,目前立案調查中,我找保險局官員、公會業者出席,確實有聽到落差。」

  1. 廣告導演范可欽感嘆自己無法為家人預留保障。
    廣告導演范可欽感嘆自己無法為家人預留保障。
  2. 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是視障者,被拒保逾10次。
    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是視障者,被拒保逾10次。
  3. 磊山保經業務副理林欣蓓是保險業的一員,也無法為自己加保。
    磊山保經業務副理林欣蓓是保險業的一員,也無法為自己加保。
  4. 輕度身障者賴禹安買不到醫療險,每月預存住院費。
    輕度身障者賴禹安買不到醫療險,每月預存住院費。

36歲的賴禹安是輕度身障者,她就是在第一線卡關的明證。10年前被酒駕者撞上,頸椎和尾椎骨折,出院後想買意外險,請教熟識的保險業務員能不能投保,「他們告訴我,妳就是因為意外造成脊椎損傷,5年內保險公司會去查既往症,妳應該不能保啦!」業務員含糊搬出「既往症」,也沒鼓勵她等待觀察期,回絕極其迅速。

而因為與39根鋼釘共存、笑稱自己是金剛芭比的磊山保經業務副理林欣蓓,就算身為業務員,不會在第一時間「拒絕自己」,她的體驗卻最寫實,「我知道大家最想買醫療險,但我自己送件也沒成功過。」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正針對不同障別研擬個別核保評估項目。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正針對不同障別研擬個別核保評估項目。

「不要說醫療險了,我連投資型保單都不能買!」因車禍導致不良於行的諮商心理師阿水覺得好氣又好笑,「他們說,只要被一家保險公司拒保,就會被通報到保險公會去,之後其他家保險公司都查得到紀錄,後續一樣會被拒保。」對此,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受訪時鄭重否認,「從來沒有建立過這樣的拒保通報!」

業者雖受罰 問題難解

「有些業務員因為身障者投保後續要做核保評估,要準備資料和醫師診斷證明,覺得麻煩就直接拒絕,但這是不對的。」施瓊華強調,如果身心障礙者在第一線投保遇上困難,可以直接跟保險公司申訴部門反應,或撥打金管會的「1998金融服務專線」申訴。

依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近幾年金管會要求保險業對身心障礙者的招攬及核保,不得無故拒絕受理,也不能因被保險人是身心障礙者而有不公平待遇。去年有2家業者以被保險人為身心障礙者為由,核保過程沒參照險種特性、說明考量因素,便拒保意外險,各自吃下60萬元罰單。今年6月,臺銀人壽也因核保未確實評估即拒保,同樣受罰。

選舉成政見 話題敏感

儘管如此,身心障礙者仍沒有感受到自己的投保權利受到重視,去年這個議題還被搬上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的政見上引起熱議,文案直指:「台灣有一群人,除了全民健保,不能保其他險。生病了,沒有醫療險。出事了,沒有意外險。甚至人走了,連壽險都沒有,這群人我們叫他們身心障礙者。」

去年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直指身心障礙者投保權利是社會正義。(中央社)
去年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直指身心障礙者投保權利是社會正義。(中央社)

選舉激情早已結束,但問題仍然存在。事實上,當我們針對此議題想要走訪國內三大保險公司:國泰、富邦、南山,卻都得不到回應。看來身障者的保險問題,觸及市場的敏感神經。

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台有118.6萬名身心障礙者,而保險業承保這個族群的人身保險有效契約僅逾22.4萬件,相當於每人不到0.2張,而他們當中的多數人,是有意願花錢買保險的;反觀一般人平均手握2.5張保單,逾10倍的差距,說明了保險市場對於身障者的不友善。

金管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身心障礙者新契約承保件數為6萬7,470件、拒保件數為1萬8,180件;2019年新契約承保件數增至6萬9,014件、拒保件數則增為2萬296件。每一件的拒保,都代表一個身心障礙家庭想解決自身風險缺口的期待落空。而上述還只是有紀錄的統計,在社會的其他角落裡,因為核保機制不透明、業務員沒有公平對待,被拒於保險公司大門之外的為數更多。

118.6萬名身心障礙者的背後是118.6萬個家庭,占了台灣近1/8家庭戶數。
118.6萬名身心障礙者的背後是118.6萬個家庭,占了台灣近1/8家庭戶數。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游開雄表示:「有時在個案當中,很難抓出是不是歧視?有沒有公平對待?過去有些案例申訴到金融消費評議中心那裡,但被以『契約自由』的帽子扣下來,也沒有對保險公司拒保、加費承保或終止契約認為有違法之處。」

根據壽險同業公會統計,2019年壽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的人身保險,包括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共2萬6,977件,較前年成長超過11%,其中傷害險成長20%,其次是健康險的6.59%。但擔任過2屆立法委員的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直陳:「相較20年前在立法院推動身心障礙者權利,當時政府不作為;現在是有進步,但是速度也未免太慢了吧!」

需體檢評估 限制保額

身為這個族群的一員,鄭龍水也曾被拒保超過10次,「保險公司聽到我想買意外險、醫療險,起初很積極,但一知道我是視障者,而且全盲,嚇死了!」

醫療險是身心障礙者最想投保的險種,但最難如願。
醫療險是身心障礙者最想投保的險種,但最難如願。

而面對多數身心障礙者大嘆買不到保險的事實,施瓊華解釋說:「其實他們可以買的商品和一般人一樣,但以醫療險為例,因為險種本身跟身體健康狀況有程度上的連結,保險公司在核保時,有時必須體檢評估。」

她以小兒麻痺症舉例,生病是小時候感染病毒引起,但與罹癌沒有因果關係,評估罹癌機率和一般人一樣,就不會有拒保情況發生。不過,保險公司核保仍會依個案年紀、體況和投保額度,加以綜合評估,就像年紀大的人,買醫療險也會被要求體檢,「以我先生為例,已經超過65歲,他想買壽險、意外險,保險公司也會在保額上做限制。」

為了解身心障礙者遭拒保的原因,2018年2月金管會督促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建立身心障礙者投保經驗統計資料庫,要求業者審慎使用國外再保公司提供的經驗值,依國人健康狀況予以調整,以維護身心障礙者的投保權益。只是,目前數據仍少。

身心障礙者是最需要保險的一群人,卻無法與一般人一樣順利投保。
身心障礙者是最需要保險的一群人,卻無法與一般人一樣順利投保。

「早在2000年,財政部保險司(金管會保險局的前身)就發布『人壽保險業承保身心障礙者注意事項』,要求壽險公司建立承保身心障礙者的經驗統計資料,但受限累積個案不多,很多保險公司至今仍拿不出資料。」游開雄感嘆,時隔20年保險公司仍原地踏步。

施瓊華也坦言:「保險公司數據若不多,開發商品本身就是問題。我們也是缺數據,過去有些身障資料歸在內政部和衛福部,想整合還需溝通。」不過,知名廣告導演范可欽質疑:「現在人人有健保卡,難道健保大數據辦不到?」

對此,施瓊華回應,健保卡還不能做到障別區分,且涉及身心障礙者隱私,未來若在確保個資保護及去識別化加以統計分析,有機會朝這方向努力。而目前保險局也正著手針對不同障別,跟業者研擬訂出個別的核保評估項目。

微型保單的內容僅限定期壽險、意外險,及實支實付型意外醫療險。
微型保單的內容僅限定期壽險、意外險,及實支實付型意外醫療險。

供微型保險 遭怨敷衍

只是眼前身障者究竟該如何規劃保障?微型保險可能是解方。近幾年金管會鼓勵保險公司推動的這項商品,由於保障單純,定期壽險及意外險保額最高上限50萬元,在刻意壓低佣金的情況下,保費便宜,以國泰人壽個人投保件為例,50萬元的意外險、年繳保費329元;50萬元的定期壽險,以30歲男性計算,年繳保費775元。

「只能買50萬元,就只夠死後買棺材、辦喪事!」鄭龍水直言保障無感,他一點也不心動。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就比喻,微型保險是介於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中間的「夾層商品」,形式上是公益回饋,能照顧的人有限。

郝充仁繼續說明,「微型保險的投保對象主要是經濟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只是一小部分,目前累計約只照顧到十萬多名身障者,這幾年以每年穩定成長二萬多件速度在增加。」他不以為然地認為,保險公司對這項政策有「交代業績」的意味。

市場唯二的身障保單,中壽友保障終身壽險是其中一張。
市場唯二的身障保單,中壽友保障終身壽險是其中一張。

除了微型保險,目前市面上唯二針對輕度及中度身障者推出的「身障保單」,一張是中國人壽終身壽險、另一張是台灣人壽終身醫療險,前者標榜免體檢、不加費、不除外,後者最高醫療給付總額200萬元。但上市以來卻叫好不叫座。

微型保險介紹

  1. 保單特徵:a.給付項目單純;b. 保額低;c. 保費總價低

  2. 保障對象:a.所得較低者(單身且全年綜合所得35萬元以下、夫妻2人全年綜合所得70萬元以下);b.具特定身分的弱勢者(例如原住民、漁民、農民、社福團體服務對象或身心障礙者);c.上述對象的家庭成員(本人、配偶、直系血親或家屬)

  3. 商品種類:a.1年期傳統型定期壽險(保額最高50萬元);b.1年期意外險(保額最高50萬元);c.1年期實支實付型意外醫療險(保額最高3萬元)

  4. 投保方式:a.個人投保:可直接或透過業務員向保險公司投保;b.集體投保:必須透過代理投保單位向保險公司投保,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c.團體投保:必須透過團體向保險公司投保,要保人為團體組織,被保險人為團體成員

  5. 開辦業者:臺銀人壽、台壽、保誠、國泰、中壽、南山、新光、富邦、三商美邦、遠雄、宏泰、中華郵政、第一金人壽、元大人壽、全球等15家壽險公司;台灣、兆豐、富邦、泰安、明台、第一、旺旺友聯、新光、華南、國泰世紀、新安東京海上、台壽保等12家產險公司。(統計至2020年5月)

  6. 保費水準:以國泰人壽個人投保件為例,50萬元意外險、年繳保費329元;3萬元實支實付意外醫療險、年繳保費350元;50萬元定期壽險,以30歲男性計算,年繳保費775元。

推特定保單 銷售不佳

對此,有保險業者不諱言表示,由於這個族群過去未有單獨損失經驗,因此相對核保程序較為複雜,「目前身障保單的投保對象有機會照顧到約4成比例的身心障礙者,但確實因為商品能見度、投保者有疑慮,造成銷售動能仍不明顯。」

翁小姐曾經嘗試投保台灣人壽的身障終身醫療險,但因為她除了有第七類肢體障礙,同時也有第八類皮膚相關障礙,偏偏第八類不在保單承保範圍內,因此仍被拒保。

台大社工學系教授古允文表示,身心障礙者不該被視為是「特定族群」。
台大社工學系教授古允文表示,身心障礙者不該被視為是「特定族群」。

118.6萬名身心障礙者的背後,有著118.6萬個家庭,占了台灣近八分之一的家庭戶數,古允文表示,「過去身心障礙者總被認為是『特定族群』,但你看我現在好好的,難保十年後我不會也成為其中一員。」當社會大眾都能多點同理心對待,那麼「無障礙空間」也許就能延伸到商業保險了。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紓困3.0! 政院追加預算2千億 2周後送立院
經營權鬥法 金管會告大同特別背信 史上首例
零到六歲公司養、子公司FII員工卻沒得領? 鴻海這麼說
買房越來越難 月薪5萬購屋人數創10年新低
1至6月稅收年減近3成 全年恐創近7年首次短徵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