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宰相》黃士修/一百萬的電費帳單只有神能挑戰神主牌

▲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圖/記者陳明安攝,2017.11.07)
▲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圖/記者陳明安攝,2017.11.07)

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行政院長賴清德為了產業界關心的五缺問題,大動作連續召開記者會。11月8日,在行政院針對缺電問題的記者會上,賴清德院長一開始就從備用容量切入,他提到不計長期政治性停機的核一二廠機組,現在實質上的備用容量率只有7.5%,只有合理備用容量率15%的一半。

這正是在815大停電之前,我們就一再警告的電力危機,最後果不其然發生全國電網大崩潰。回想當時,民進黨政府可是卯足全力,串聯所有公民團體拼命洗風向,宣稱絕對不是缺電問題。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了,行政院長林全也下台了。新上任的賴清德,似乎是一個比較務實的行政院長,至少他願意承認台灣電力嚴重不足的現實。

但賴清德院長下一句話又說,務必落實2025非核家園,這是列在電業法的目標,我就很疑惑了。若要談論已入法的政策,容我提醒,我國有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相對於2005年的碳排放標準,要在2030年減排20%,又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要在2050年減排50%。即使核一二三廠延役、核四廠啟封運轉,都還不一定能達成,若沒有核能,我國絕對不可能實現對國際社會的減碳承諾。

這幾天正好是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3屆締約國大會(COP23),全球減碳行動都是以潔淨電力取代高碳電力,也就是核能和再生能源並用才是真正的國際趨勢,只有德國和台灣先入為主地排除其中一項最成熟且能供應大量穩定電力的核能,違反全球浪潮而行。為了因應大幅擴充的間歇性再生能源,德國已經給我們很好的實務經驗,就是要用大量火力發電來補足缺口,有許多天然氣機組甚至是純粹為了支援再生能源調度而存在,這會造成龐大的資源浪費。

整場記者會中,賴清德院長、龔明鑫次長、張景森政委,都提到許多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數字,但他們都避談解決缺電問題的關鍵。發電量有多少?電在什麼時候發出來?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都是不穩定的電力,沒陽光沒吹風就無法發電,這些常識連小學生都懂,民進黨智庫的那些大教授一定也懂,為何裝不懂?故意把國家的能源結構搞爛,花了2838億元的核四廠封存不用,再投入9000億元解決目前的缺電危機,這是什麼愚蠢邏輯?

接下來所謂的多元創能增加供給、積極節能全民參與、靈活調度智慧儲能,都只是照本宣科、了無新意的政令宣導。一直到記者會即將結束,面對媒體輪番提問,賴清德終於爆出一句「再轉核能電廠是最後手段」,也不願多做解釋,隨即匆匆離去。我瞭解賴院長身為民進黨政治人物,有很沉重的包袱,不可以挑戰非核家園的神主牌,但我覺得賴院長很可憐,他就這樣被他的黨與某些假環團綁架了。這可以也看出民進黨的幕僚欺上瞞下,讓賴院長在鏡頭前自打嘴巴。

談錢傷感情,如果我再告訴你,為了非核家園,每戶家庭要付出一百萬元的代價,你會不會很緊張?我算給你看,蔡英文政府的能源政策分兩塊:用綠能取代核能、用燃氣取代燃煤。綠能一度5元,核能一度1元,5元換1元,價差4元,乘上400億度,那就是每年額外支出1600億元。燃氣一度3元,燃煤一度1元,3元換1元,價差2元,乘上450億度,那就是每年額外支出900億元。

所以,在我們花2兆元投入綠能、1兆元投入天然氣,達到2025年非核家園之後,我們每年還要多燒掉2500億元新台幣。全台灣2300萬人,每人每年多付1.1萬元電費,三口之家就是3.3萬元。這些機組至少可以用三十年,我國的電力結構就被綁死三十年,乘起來就是每戶家庭多付100萬元!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維持現狀,還不談跟進世界趨勢增建核能機組,就只維持目前的能源結構,每年省下2500億元,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改善空污、節能減碳、智慧電網......這才是真正的能源轉型。若能撇開政治干預,讓三座核電廠回歸正常運轉,每年可提供400億度電,如果再讓已經通過系統測試的核四運轉,又可以多200億度電,總共每年600億度穩定的潔淨電力,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缺電、我國的減碳承諾也才有可能實現。

我明白賴清德院長有政治上的顧慮,但如果把這些事實告訴人民,我相信連民進黨的支持者都願意轉向,放棄不切實際的非核家園。事實上,815大停電之後,已經有很多民進黨支持者轉向了。最新的民調顯示,有74.6%的民眾認為非核家園有檢討之必要,遠高於覺得沒有必要的11%。更有趣的是,經過交叉比對,民進黨支持者有68.2%、時代力量支持者也有78%的受訪民眾,希望調整非核家園之政策。

由此可見,務實解決缺電問題才是不分藍綠的共識,非核家園只是一塊殘破不堪的神主牌,連自家人都準備要拿來燒柴發電。如果賴院長能夠跨出這一步,我相信他會是在歷史上留名的行政院長,一位力挽狂瀾承擔責任的政治家。

●本文作者: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