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低時代 走向終結

俄烏戰爭和美中對立打破供需平衡,進而推升成本,導致全球物價上漲。日經新聞專論指出,這種情況似預告「三低時代」─即低成本、低通膨和低利率走向終結,如此一來,不僅企業高成長和充裕的投資資金將成為歷史,投資人也難再指望在此日趨脫鉤的世界中有較高回報。

這篇以「三低時代走向終結」為題的專欄分析,爆發供應疑慮的開端始於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俄羅斯不僅占石油全球產量的一成,也是化肥生產大國。受歐美經濟制裁等影響,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出口陷入停滯,導致行情上漲。

俄烏戰爭爆發已逾一年,依然看不到終點,也改變從必需品到奢侈品的全球商品流動,尤其是能源產品。

歐盟已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原油和石油產品,G7也對俄國石油產品實施價格上限。日經認為,設置價格上限旨在持續鎖住俄羅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確保世界整體的供需穩定。

然而,如果2023~2024年冬季嚴寒,天然氣勢必再度短缺。另外,中國大陸改變防疫政策帶來的經濟復甦,也構成風險因素。若歐洲和亞洲爭奪液化天然氣(LNG),行情勢將再度上漲。

終結三低時代的另一個要素是美中對立。長達五年的中美對立明顯帶有國安色彩,且正加劇供應鏈脫鉤。

美中對立引發的供應鏈不尋常變化,讓全球付出成本走高的代價。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迅速取得進展的全球化,曾創造能從世界各地「低價採購」的狀態,但低成本化的趨勢已走到盡頭。

日經以台積電為例,在美中對立進一步激化和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背景下,台積電不惜增加成本,將基地分散到美國和日本。

成本高漲,還將導致全球物價上漲。美歐央行自去年起不斷升息以遏制通膨,但如果物價居高不下,恐怕難以重回低利率時代。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台大研究所放榜釣出一排人「燒香集氣」 考生落榜2次看結果呆住了
台灣人「1共通特點」外國人超不解 網搖頭曝關鍵:心裡過不去
誘騙果粉買新iPhone?蘋果悄更新1功能 「關閉它」恐遭限制充電
「體脂肪機」怎麼量最準?專家曝應避開4時機、用5招降低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