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大戰 科技部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科技的瞬息萬變,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關鍵,人才則是科技發展的基石。科技部長陳良基上任後推動多項政策,不但廢除相關「工作酬金參考表」,打開薪資天花板,更推出海外人才歸國方案(LIFT)、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 Program)、國際產學聯盟等,近期更啟動「年輕學者養成計畫」,要為台灣培植科研新世代。 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並鼓勵優秀科研人才投入研究,科技部長陳良基上任後,在人才政策有相當多的著墨。 ◎善待人才 先打破低薪框架 他首先廢除「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專任助理工作酬金參考表」,讓專任助理薪資無天花板及地板,也宣布明年元旦起,一般專題研究計畫主持費從原本每月新台幣1萬元,調高為1.5萬元,調薪幅度達5成,另也針對專注投入人工智慧專案計畫的主持人,依計畫規模及績效,核給最高每月新台幣6萬元的研究主持經費。 陳良基指出,台灣的低薪化有很多原因,科技部希望研究的價值被呈現,因此助理應該依專長來給薪;教授的專題研究要具有原創性與前瞻性,既然要求更多,就要多給一點薪水。他說:『(原音)我們要求他要有原創性,可是現在知識那麼快,所有的知識都在網路上都可以拿得到,所以我們還是希望他要有原創性,這時候我們要求多,相對你還是要肯定他的付出,這是對等的關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他協助科技部的主持人費。』 ◎吸引人才回流 也送人才出國深造 至於吸引人才的政策,陳良基推出海外人才歸國方案(LIFT)及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 Program),前者預計招募100名於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中華民國籍45歲以下博士級人才回國服務,以1年為期,由政府提供1年新台幣150萬元的生活補助費;後者由科技部提供第一年5萬美元的生活補助費,送國內博士級優秀人才至美國實地參與前瞻技術研發計畫。 目前博士創新之星計畫首梯共選出35名學員,有27位至美國產業界,領域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半導體產業以及生物醫學等十大創新產業,8名學員則送至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柏克萊大學參與訓練。 ◎讓人才為業界所用 推動國際產學聯盟 另外,陳良基也認為,培育出來的人才必須要能為業界所用,因此他鼓勵大學結盟國內外一流廠商,組成具前瞻發展性的「國際產學聯盟」,讓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創造社會效益及產業價值。 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高璐華就表示,他們有跟淡江大學合作,專門發展智慧機器人的實驗室、也跟交通大學合作「認知學堂」,另外也有推出U100計畫,在大中華地區選出100所大學培養分析人才;未來,透過「國際產學聯盟」的推動,台灣IBM將跟國內更多大學合作。她說:『(原音)以前我們談「藍領」、「白領」,現在談的是「新領」,新領代表的是什麼?就是未來的技術、科技、人才、跨業有更好的合作,這個很重要的就是產跟學怎麼結合,而不是由產業自己來做。』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表示,台灣很常說這個缺、那個缺,但看看其他國家如以色列、瑞士、芬蘭、新加坡,人口都比台灣少,但所得卻很高,他很贊成透過政策改善產學落差。他說:『(原音)這樣的計畫我相信能夠讓產業界所經常提的困難,說有幾缺、幾缺裡面,最少在人才跟技術領域裡面,能透過這樣的計畫獲得一個很大的進展。』 ◎增加容錯機制 改善人才斷層 然而台灣人才培育還有一項重大隱憂,就是年輕學者出現斷層,40歲以下的計畫主持人所占比例持續下降。 因此,陳良基也推出「年輕學者養成」計畫,重點分為二類,一為「愛因斯坦培植計畫」,二為「哥倫布計畫」,前者鎖定32歲以下年輕學者,並納入容許失敗的機制;後者鎖定35歲以下學者,期盼他們與國際上的優秀人才競逐,期程都是3至5年,目標培養出超過300位年輕學者。 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急需具備創意思考、創新能力的人才,如何鼓勵及延攬各領域優秀人才投入學術研發、產生更多創新成果並創造社會效益、帶動整體產業發展,科技部正積極解決沉痾已久的問題,並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