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享辦公室巨頭WeWork,憑什麼讓大企業找上它?

有著「獲孫正義願景基金(Vision Fund)投資」的招牌,全球創造者社群及創新空間業界品牌WeWork,日前宣布進駐台灣,並首度向媒體公開在台全新據點。WeWork亞洲副主席李愷先(Christian Lee)更親自現身,說明在台灣營運計畫。

李愷先定位,WeWork訴求「空間即服務」的會員模式。透過經驗累積、專業管理組合和數據分析,為客戶量身打造出能提高工作效能的空間設計。

簡單來說,被喻為美國新創獨角獸的WeWork藉由蒐集更多規模大小、產業別、工作類型、地點等的客戶數據,藉由機器學習,預測新據點該規劃多少座位、會議室,甚至是安裝多少支電話。智慧化的空間設計,有效安排裝潢與採購,以創造利潤。

圖/WeWork亞洲副主席李愷先(Christian Lee)。

首座台灣據點共有八層樓的空間。1870個辦公座位數,將是全台現有共享辦公空間品牌中,座位規模最多的。

不過,這天WeWork僅開放一樓,其餘樓層並未公開。對外營運服務也還沒正式上線。李愷先保證,在今年一定會啟動營運。

根據網站資訊,至少有四種租借模式,共享辦公空間、私人辦公室、辦公套間、以及客制化企業總部。收費標準以共享辦公空間為例,每月1萬1900元起跳。

成立迄今9年,共享辦公室巨頭

WeWork誕生於2010年,由兩位創辦人Adam Neumann及Miguel McKelvey在紐約成立。從第一年的1城市、2據點、450會員,到今日已經擴展到28國、105城市、485據點、以及46萬6000名會員。被視為「共享辦公巨頭」,估值約達500億美元。在美國傳出已有上市計畫。

「共享辦工室」風潮,近年在全球風起雲湧。業界估計,全球有超過2萬家共享辦公室營運商,到2022年將可望突破3萬家,平均年成長率達15%。

起初,不少人對WeWork商業模式的理解,以為它不過是「二房東」,先用比較低的價格長期租下辦公場地,再進行裝修,並提供複印、茶水、辦公空間等服務,分割成不同小空間租給其他企業使用,服務對象會是新創企業居多。

然而,攤開WeWork營運數據,卻發現另一個有趣現象。

它的會員有40%是員工數破500名的大型企業,顛覆一般人以為「租用共享空間都是小型新創企業」的刻板印象。

連IBM、Microsoft、VISA、facebook、UBER、DIAGEO、KPMG,都使用WeWork服務。甚至,《財富》前500大企業有三分之一,都是WeWork的會員。

WeWork不只是辦公室,還有強力社群能量

為什麼這些大公司需要WeWork?

關鍵在WeWork打造的不是辦公室,而是強而有力的社群能量。會員可透過專屬APP,發布訊息或資訊交換,促成商業合作機會。一項內部統計,已有50%會員在平台上獲得實質的商業回饋。

WeWork自2016年進入亞洲市場後,擴張速度顯著。據內部資料,2016年來到111據點、8.7萬會員,2018年就上升到425據點、40萬會員。

WeWork在大陸,光是今年下半年,深圳和香港共有15棟建築物要新加入營運。

觀察亞洲,大陸(包含香港)、日本、南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印度、越南皆有據點。台灣算是WeWork在亞洲較晚進入的市場。對此李愷先強調,WeWork一直在尋找台灣合適的標的,如今有了台北第一站後,持續尋找在台更多據點。

首座台灣辦公室富含在地特色,內部設計結合台灣本土文化細節,主要材料為天然橡木、白色水泥磚、傳統水泥基地水磨石,以及台灣復古雕刻花玻璃,例如鐵花窗、黑白色調為主的壁畫。呼應在地生態風情,還打造一小座生態缸,色彩繽紛的魚類生物,優游其中。

這樣的空間與服務,會讓多少台灣企業願意加入,還是得等到真正營運後,才能知道答案。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