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全球疫後勞工薪資上揚 物價也上漲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最近我國大幅調高最低薪資,有245萬名勞工可以受惠。而不只是台灣,美國9月份的數據也顯示,美國勞工的時薪也在持續往上走。然而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物價起伏,勞工薪資的上漲,只能說是「不無小補」而已。來聽聽財經專家丁學文的看法。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天我要跟大家談的議題,其實大家也非常有感,10月14日台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要正式地調高所謂的最低薪資,從原來的24000塊調高到25250塊,調漲的幅度高達5.21%,其實是不小的,會受惠的勞工高達245萬人,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數據,其實不只是台灣,我們看到美國最近公布到9月份的數據,勞工的時薪也持續在往上走,以今年年初到現在,平均大概4.1%左右,那當然還是比通膨的5%要來得低,所以其實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正在發生非常微妙的變化。

很多金融機構針對所謂的工資的上漲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不過其實按照花旗集團的一個分析師他的說法是,物價跟通貨膨脹的上升,當然是推升工資上漲的主要原因,這讓很多勞工覺得我的收入增加了,會進一步推動所謂的消費支出,那我當然對於工資上漲的期待就會存在,不過我們回頭看過去20年,從2000年左右開始,其實全世界一直習慣低通膨和低工資的情況,但是在最近這個情況是截然不同了,除了美國我們看到其實是走得最高之外,即使是德國,它今年以來的工資上漲率有4.1%這是很高的,連過去所謂失落20年的日本,最近工資跟物價也在上漲,這背後其實有很多很多的原因。

不過不外乎是大家看到從疫情發生以來,是最大的一個推動力,因為供應鏈的短缺,所以造成所謂物價的上漲,可是紓困跟刺激又造成需求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一般的勞工就會希望他的工資能夠上漲,而勞工希望工資的上漲,加上人力的短缺,企業就有調高工資的一個壓力,我們在這個時候要注意3點,為了不要讓通貨膨脹越演越烈,首先各個企業在決定調升工資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盡量把工資讓利潤margin去需求,而不要反映在商品物價上,這樣對通貨膨脹來說,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情況。

另外,我們是不是能夠提高生產力,生產力提升的話,可能也可以化解工資上漲造成的通貨膨脹率,而更重要的是,政策上是不是有辦法去說服,這些不願意回到崗位的勞工或者員工,能夠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當然隨著疫情到了下半場,隨著紓困刺激政策慢慢衰退,有可能很多員工,因為看到自己的收入不如預期,或者銀行帳戶的金額,不再像之前這麼多,會回到工作崗位,不過沒有人知道,實際的狀況會怎麼樣,事實上所有的情況回歸到原始,還是大家最擔心通貨膨脹的陰影會不會來。

不過事實上,我們最近從華爾街幾個所謂的金融界大老的發言,也發現越來越多人已經不認為這次的通膨是暫時性的,可能是一個永久性的,譬如說最近最新加入這個陣營的,是BoA它的一個總裁,叫做Brian Moynihan,他就認為這次通貨膨脹,絕對不是暫時的,它可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更不要說之前我們看到,包括J.P.Morgan的CEO,包括Morgan Stanley的CEO ,James Gorman,他們都發表了言論,認為通貨膨脹可能會持續很久,高盛的總裁Waldron,他甚至強調如果他是FED的主席,他一定已經加息10次以上,所以其實通貨膨脹的陰影,確實已經不容小看。

到底通貨膨脹的情況要怎麼來看,最近FED網站上有一個FEE的分析師叫做Jeremy,他發表了一篇論文被社交媒體瘋狂地轉載,他裡面主要強調說,通貨膨脹能不能實現,其實主要來自於expectation期待,期待值如果越來越高的話,通貨膨脹就有可能會變成真的,一般的勞工他如果覺得他的工資太少,他不願意回到崗位上,他就會期待他的薪資能夠增加,而他期待薪資能增加,對於企業主就會有一定的壓力,我要不要去調高工資,甚至我要不要把商品的價格往上調,這樣子的期待值會造成所有的人,對於未來的一個通膨的期待,就有可能通貨膨脹會發生。

當然現階段很多人最擔心的是,它會不會像,1970年的stagflation,就是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再來,因為停滯性通貨膨脹,基本上有3大要素,第1個當然就是物價持續地上漲,第2個就是經濟的成長不如預期,還有就業或者失業率不斷地在提高,如果以這3點來看的話,我們看到現在的全球經濟,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加上最近我們看到能源短缺,大宗商品的價格亂竄,加上金融市場的起起伏伏,這些東西都會讓大家對未來越來越擔心,所以工資上漲或者是就業率不如預期,看起來過去都是美國財經市場,比較在意的事情。

不過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全球的現象,雖然台灣薪資總算要往上調了,代表說低薪的時代可能過去了,不過它背後的因素跟疫情的關係,甚至通貨膨脹的陰影會不會成真,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的,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薪資或工資上漲的這個重要議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