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癢到睡覺被癢醒!每5人就有1人癢一輩子 對症下藥才有用

60歲的張女士3個月來身體到處發癢,到了晚上特別嚴重,擦潤膚乳液、使用抗過敏藥物都不奏效,晚上睡覺經常被癢醒。皮膚科醫師指出,張女士的現象屬「慢性搔癢」,平均每5個人有1人終身都會有這種困擾。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皮膚科主任柯玫如指出,「慢性搔癢」的定義是搔癢持續6周以上,並影響生活、睡眠和心理健康,有醫學研究指出,慢性搔癢的終身盛行率有22%,每5個人可能就有1人需要和搔癢共處終身,而且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張女士的狀況可能需要接受持續治療。

看更多:女皮膚癢十年只能靠吃西藥止癢 中醫治療6個月見效 不再發作

 

一樣是皮膚癢 原因不一樣

柯玫如說,慢性搔癢的原因很多且複雜,可分為以下幾種:

  • 皮膚性搔癢:例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或蕁麻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癢感。

  • 神經性搔癢:和神經受損或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 系統性疾病搔癢:發生在肝、腎或甲狀腺疾病的患者,通常皮膚沒有明顯的異常。

  • 心因性搔癢: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因素相關。

  • 特發性搔癢:找不到明確病因的慢性癢感。

看更多:連連下雨讓你濕疹又癢了嗎?中醫師教你「這樣做」保持皮膚乾爽 心情也爽!

 

對症下藥才有用

不同原因形成的慢性搔癢,需要不同的方式治療,柯玫如建議有慢性搔癢困擾的患者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依照個人情況對症下藥。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6種:

  • 局部治療:潤膚乳液、乳霜,以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癢感。

  • 局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針對發炎性皮膚病效果顯著。

  • 全身治療:蕁麻疹、過敏性搔癢適合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治療,但對於某些搔癢疾病效果有限。

  • 神經調控藥物:用來治療神經性癢感的效果明顯。

  • 新型生物製劑、小分子藥物:例如IL-31拮抗劑、IL-4/IL-13拮抗劑或JAK抑制劑,是難治性搔癢的新選擇。

  • 紫外光光線治療:是重要治療選項,尤其是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物使用受限的患者,更適合考慮使用。

看更多:60歲男濕疹纏身多年!同時用這2招不再皮在癢 糖尿病、癌症也能治療

 

別抓癢 忌用太熱的水洗澡

張女士還曾因為皮膚太癢,不斷抓癢把皮膚抓到破皮,導致皮膚感染。柯玫如提醒民眾,慢性搔癢是容易被忽略,但很多人身受其苦的疾病,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應該避免用過熱的水溫洗澡,並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穿質地粗糙的衣服,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同時避免抓癢,每天塗抹潤膚乳液或乳霜,有助保持皮膚潤澤,如果癢感無法緩解,建議找皮膚科醫師評估和治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更多健康2.0報導
10個月瘦19公斤!劉亮佐靠這招改善健康 醫師揭血糖控制關鍵
1部位發炎恐是大腸癌警訊!左下腹痛小心憩室炎「摸肚皮都痛」
2025春分指南:習俗、養生、開運方法 6大禁忌千萬別做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