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心靈距離不遙遠
由於台灣當局的一系列政策和宣示,兩岸關係空前緊張,海峽兩岸的不穩定和平能否維繫?這是台灣和大陸人民最大的關注。不久前,我到台灣和大陸做了為期5週的深入探訪,深深的感受到在戰爭陰影下兩岸和平仍有希望。
絕大多數台灣人都希望和平維繫現狀,然而也都清醒的認識到現有的和平是很難持續的。不論個人的喜好是什麼,兩岸的統一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用什麼方式而已。在台灣籌碼流失殆盡之前必須儘快開啟官方交流和談判,才能尋求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時間並不在台灣這一邊。
而台灣開啟任何有意義的交流必須克服兩個挑戰:1.民族認同、文化認同。2.對大陸制度的尊重,也就是不要用「民主」對抗「專制」的口號來否定大陸的制度和它所產生的成就。本文就從這民族和文化認同的角度看,兩岸的距離不是那麼遙遠,融合可以帶來希望。
從報章和媒體上看,似乎兩岸都很關注並期待賴清德的520就職演說。然而,事實上台灣人民似乎不太關注:與親友聚會除非我問起,很少人會主動談這個話題。在捷運車廂內、市場、飯店內也沒有人談。問他們難道不關心嗎?普遍的回答是:「這些大事他們管不了,更何況台灣人決定不了台灣的未來,在談判桌上的是美國和大陸。大家最在乎的是個人的生活,過自己的小確幸日子。賴清德的演說對小老百姓而言,沒有什麼重要性。」
然而,問精英階層,普遍認為賴清德在兩岸關係上,會表達比較溫和的立場,特別是在馬習會後,習強調兩岸共同血脈、共同文化、共同歷史,甚至沒有提九二共識。有些人甚至期待賴會承認兩岸同文、同種的事實。極少數人,包括柯文哲,正確的預言「在美國的嚴厲控制下,及賴的政治實力是少數、劣勢的情況下,他對大陸不會釋放善意的姿態」。
賴清德演講後,台灣民間(非媒體)也沒有展示任何強烈的反應。反而是到了大陸後,可以感受到大陸智庫們的普遍失望,看到台海問題專家們到北京開會討論應對措施。不過幾天後,就可感覺到大陸在現階段還是積極採取和平的各種促進兩岸融合的措施,特別是爭取台灣年輕人認同的措施。我個人認為這是正確的、積極的態度。
長期以來有關台灣人民對民族認同的民調,給人們一個印象就是台灣人民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從1992年後逐年上升。舉例而言,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對20歲以上人的民調顯示: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的民眾從1992年的17.6%上升至2024年的61.7%,而認同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從46.4%降至32%,而自認只是中國人的從25.5%降至2.4%。美國之音的標題就是台灣只有2.4%的人自認為是中國人,它投射給世人的印象就是大多數台灣人不承認自己與大陸的血緣文化紐帶,目的是給支持台灣獨立製造輿論。
自從40多年前台獨人士從美國南加州開始致力於在美國人口普查中建立獨立的台灣人選項後,他們就把傳統上的Chinese變成一個政治符號,而不再是民族符號。在他們的操作下,把「中國人」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實際治理台灣的事實,否定自己是「中國人」,從而給台獨勢力製造「去中」的不真實的民意基礎。
我在台灣時做了許多實驗,大多數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是絕大多數的人,特別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同意兩岸文化和血緣上,是同文同種。
當然,大多數的台灣年輕人認為同文同種並不一定必須統一,並舉新加坡和美國為例子。然而,新加坡是被趕出馬來西亞的,因為當時新加坡如果留在馬來西亞聯邦中,華人就有足夠的人數挑戰許多優惠馬來人的政策。此外,新加坡並不是從中國獨立出去,所以新加坡的例子和台灣的現狀沒有關係。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似乎都活在幻想的世界,認為戰爭不會發生,即使發生也可依靠美國。然而,如果台灣政治人物不能面對現實積極改善兩岸關係,幾年後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發生戰爭後,期望美國保護是不現實的,因為今天的美國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實力,更沒有根本的利益,拿什麼來保護台灣?
台灣人民需要問自己,一個連自己國家邊境都不能保護的國家,會來保衛台灣對抗大陸嗎?(作者為中美論譠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