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緊蹦之際 美參院亞太主席率團訪台

【本報綜合報導】繼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後,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14日率團訪台,由於適逢兩岸情勢升高,外媒格外關注。美國在台協會(AIT)指出,該團聚焦美台關係、區域安全,貿易與投資、全球供應鏈、氣候變遷等。

(AIT說,民主黨籍的馬基(Ed Markey)14日至15日率領國會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灣,成員包括加勒曼帝(John Garamendi)、魯文索(Alan Lowenthal)、貝耶(Don Beyer)等3位民主黨籍眾議員,以及共和黨籍眾議員羅德薇(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

外交部表示,訪團15日將晉見總統蔡英文,接受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也計劃拜會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雙方將就台美安全與經貿關係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馬基訪台12天前,裴洛西(Nancy Pelosi)才因率團訪問台灣引起中國強烈反應;共軍接連多天在台灣周圍進行軍演,北京當局也宣布制裁裴洛西和她的直系親屬,並取消或暫停中美8項有關軍事、氣候等領域的合作及會議,這讓馬基此行格外受到外媒關注。

馬基抵台後指出,他率領跨黨派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是要重申美國對台支持,鼓勵台灣海峽的穩定及和平。

在美國國會擁有約46年豐富資歷的馬基來自麻薩諸塞州,是相當資深議員;他於1976年首度當選聯邦眾議員,後來成功連任17屆,2013年成功轉戰參議院。

馬基長年關注台灣議題,是「參議院台灣連線」成員之一。他曾於1979年投票支持通過「台灣關係法」,之後多部涉台法案、決議案連署名單也常能見到他的名字,包括美國國會2001年、2013年相繼通過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法案。

馬基於本屆國會提出「台灣學人法案」(Taiwan Fellowship Act),推動建立美國政府官員來台學習中文以及在政府部門實習的學人計畫。他去年10月也提出「台灣安心法案」(Taiwan ASSURE Act),盼推動美國國民兵與台灣建立夥伴計畫,也計劃增加資助「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以在中國試圖孤立台灣之際,讓世界知道台灣有能力在全球挑戰上做出貢獻。2022/08/15

裴洛西訪台12天後又有美國議員訪台 外媒關注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至3日訪台後,參議員馬基(Ed Markey)率領的參、眾議員訪團14日抵達台灣訪問,吸引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外媒關注報導。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14日搭機抵達桃園機場,由外交部常務次長俞大㵢代表政府接機歡迎,另外4名眾議員則搭乘C-40行政專機由日本橫田空軍基地起飛,晚間約7時抵達松山機場,由外交部北美司長徐佑典在空軍松指部歡迎訪團。

美國在台協會(AIT)14日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訪團將於14至15日進行為期2天訪台行程,此訪問行程為國會議員出訪印太地區的一環。

AIT指出,此國會訪問團將與台灣資深領袖會面討論美台關係、區域安全,貿易與投資、全球供應鏈、氣候變遷,以及其他與雙方利益相關的重要議題。

AIT說,訪團成員包括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基、民主黨籍眾議員加勒曼帝(John Garamendi)、民主黨籍眾議員魯文索(Alan Lowenthal)、民主黨籍眾議員貝耶(Don Beyer) ,以及共和黨籍眾議員羅德薇(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

美聯社與「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裴洛西訪台激怒中國,僅僅12天後又有美國議員代表團訪台;中國以發射飛彈和派遣軍艦、軍機進入台灣周邊海空域,來回應裴洛西訪台。

路透社與法新社則引述AIT與台灣外交部的聲明報導,美國國會代表團14至15日訪問台灣,15日將晉見總統蔡英文,這次訪問是印太地區行程的一環。法新社指出,台灣讚許這次訪問是台美關係友好的又一跡象。

路透社則引述台灣總統府的聲明報導:「時值中國以軍演升高台海及區域緊張情勢之際,馬基率團訪台,再次展現美國國會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及民主夥伴共同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報導也提到外交部公布在松山和桃園機場迎接訪賓的照片。

彭博報導,由參議員馬基率領的美國國會代表團14日抵達台灣進行兩天訪問,在裴洛西本月稍早訪台後,此行有可能使與中國的關係持續高度緊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的聲明報導,由麻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馬基率領的美國國會代表團已抵達台北,展開未事前宣布的兩天訪問。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美國議員代表團14日抵達台灣訪問兩天,將與總統蔡英文會面,這是與中國軍事關係緊繃之際,第2個來到台灣的高層級訪團。

香港中通社引述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據AIT消息,以馬基為首的美國國會代表團於14日訪問台灣。報導並提到,裴洛西2日訪台後,台灣局勢變得更加複雜。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