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俄烏戰效應 北京怎解「中國威脅論」
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俄羅斯正式入侵烏克蘭,當時不少分析認為,烏克蘭恐撐不了多久。如今一年過去了,戰火依舊沒有停歇跡象。
一年下來,烏克蘭聲稱,已擊斃超過十四萬名俄軍。俄羅斯則表示,烏克蘭方面有超過十五萬人死亡。除了兩軍死傷慘重,烏克蘭人的家園更飽受蹂躪,未來重建之路漫長。
這場戰爭不僅衝擊俄烏兩國,千里之外的台灣也不能倖免。許多民眾都已感受到萬物齊漲的壓力,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與這場戰爭有關。
相比於台灣,對岸受到的影響更大。美國之音引述分析指出,俄烏戰爭讓中國面臨更加艱難的戰略環境,也加大了國際社會對台灣的關注和對中國的懷疑。
大陸前副外長傅瑩就說,時隔兩年再度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她感受到中美關係更「涼」了,陷入更加難解的困境。因烏克蘭問題,歐洲對中國的誤解也在加深。甚至有位美國州長在會場用手指著她說,「如果今天中國能直接告訴普亭收手,明天戰爭就可以停止」。
面對這樣的國際處境,北京無疑希望俄烏能早日停戰。俄烏戰爭周年當日,大陸外交部就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停火止戰、啟動和談等十二點呼籲。
不過北京這份努力並未獲得太多正面回應。拜登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就說,若按中國這項計畫行事,除俄羅斯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會受益。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更批評大陸這份和平提議「沒有多大可信度」,「首先,中國沒有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的非法侵略;其次,中國在俄羅斯侵烏前幾天與俄方達成合作無上限的協議」。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日前結束歐洲與俄羅斯的訪問後,在接受大陸中央媒體採訪時說,他此次出訪各方都關心中國的外交取向,他重點闡述了中方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和歷史自覺。
王毅表示,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從未主動挑起一場戰爭。「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是世界上紀錄最好的大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更指美國才是最大的「戰爭製造者」。美國建國兩百四十多年歷史中,只有十六年沒有打過仗。二戰結束以來世界上發生的武裝衝突,百分之八十是由美國發起的。
但何以和平紀錄最好的大國,會愈來愈被周邊國家視為最大安全威脅?這是北京當局須面對的困局。以大陸當前處境,要對俄烏停火發揮積極作用並不容易。但在全球關注的另一個火藥桶—台海,北京的角色就不一樣。
如果今年北京當局能成功讓兩岸民間往來逐步恢復往昔熱絡,讓穿梭台海上空的變成民航客機而非戰機,對於緩和國際社會「中國威脅論」和大陸對外關係,相信會有一定的助益。
更多udn報導
AV血淋淋上演?趁老公睡著開直播 櫻花妹遭公公「不安分右手」狂摸
乳臭未乾?婚禮當天驚見婆婆「為新郎哺乳」 新娘崩潰想悔婚
正妹一脫「露兩片肉色」坐高鐵 過來人曝慘痛經驗:長滿疹子
點外送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 專家:洋蔥降血脂抗氧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