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債殖利率現隱憂!謝金河:通縮的棒子正交到中國
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但中國經濟仍見隱憂,根據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觀點,他解讀各項數據發現,包括日本的30年公債殖利率已超越中國,眼看中國央行通過降息、降準來穩定金融市場,情況神似1989年處於泡沫經濟後的日本,因此警告「經濟通縮的棒子正交到中國手上」。
謝金河在臉書表示,金融市場16日出現一個醒目數據,除了美國總統川普中東行造成油價下跌,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2.975%,創下2000年以來最高,10年債殖利率也來到1.471%,回顧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10年債殖利率很長時間處於負數,30年債殖利率最低只有0.27%,如今隨著日本銀行升息,日本長債殖利率逐漸走高,「現在看起來正準備把棒子交給中國」
根據他的說法,中國為了因應川普的關稅戰,人民銀行宣布10項寬鬆貨幣政策,包括降準兩碼,人行過去多次降息、降準,同樣動作在1989年處於泡沫經濟後的日本可謂相當熟練,日本的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1990年前後一度超過8%,後來降到接近0,最近又跑回將將近3%,反觀目前中國的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直降到1.884,和日本的利差超過1%。
謝金河指出,日本的30年公債殖利率超過中國,這是重要訊號,如果10年債也追過中國,中國經濟通縮的訊號就會很明確,「最能彰顯該現象的是香港負資產的情況正在惡化,這是日本失落30年最顯著的現象。」
他接著說,最近有人拿日本的《廣場協議》來嚇台灣,還暗示新台幣會瘋狂升值,但仔細看就能發現,美國10年債殖利率在4.5%上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4.892%,「美債和全球各國公債殖利率仍有很大的利差,中國賣掉美債,還能買什麼?」
謝金河強調,近期金價從3500美元跌回3200美元,美元指數又站在100以上,這些數據凸顯美元資產「沒有大家想像那麼脆弱」,隨著美中達成協議,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問題也將浮現。
(封面示意圖/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