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視莫青忽 少熬夜、多運動有效遠離青光眼

根據統計,臺灣有高達35到45萬人患有青光眼,比起慢性腎衰竭、憂鬱症等患者數還多,症狀多數為頭痛、眼睛痛、肩胛骨痛,因此容易被忽視,且青光眼患者有25%的失明危機,提醒民眾要注意青光眼的徵兆,早期發現並治療才能避免失明風險。

只要眼睛每天大概少分泌出3.5毫升的房水液,眼壓就會增加,容易導致青光眼的發生,臺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呂大文醫師表示,只要積0.1毫升的房水液,眼壓就可能上升5-7左右,另外熬夜也是眼壓上升主因,醫師也分享在看診時,發現民眾眼壓過高的原因是前一晚熬夜、沒睡好,建議民眾作息要正常,保有良好運動習慣與睡眠品質,才可促進眼壓穩定。

長庚醫院青光眼科醫師陳賢立也說,通常青光眼是沒有相關症狀,因此40歲以上房水液輸出能力下降、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中高度近視、長期服用消炎藥或類固醇之藥物、眼球曾受過傷、有虹彩炎、眼內腫瘤和眼內出血病史者等等都是高危險群,建議要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防醫學院實驗室率先發現有效延緩青光眼症狀之眼藥水,也在今年獲得衛福部通過,這款雙效合一藥物只要一天一次,使用第二周就可以良好降壓,跟傳統青光眼藥物比較,可以增加3成降壓效果,而且可持續穩定降壓超過1年、效果持久;此外,此款新藥物對心血管影響較小,提供青光眼患者一項新選擇。

像是今年70多歲的張大姊也來到現場分享,20多年前因頭痛、肩胛痛和胸悶就醫,結果被當成心臟病治療3個多月,依舊頭痛欲裂,醫師甚至懷疑她長腦瘤,最嚴重時吃止痛藥10多分鐘就失效,頭也痛到頭部需要支撐,後來終於發現是青光眼問題,初期藥物副作用也讓她吃足苦頭,所幸最後經藥物調整後才成功控制眼壓、保住視力。

兩位醫師都坦言,青光眼其實就像是高血壓,不管是藥物、雷射或是手術治療,都只能延緩視力喪失,無法完全治癒,降低眼壓才是唯一可以延緩失明的有效方法,讓初期患者避免惡化,末期患者維持視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