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三種狀況要小心 焦慮症恐找上門

焦慮是生物的本能反應之一。當環境出現突發狀況、有危機,焦慮是一重要訊號,提醒我們必須對外來的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以重新達到安適的狀態。但是長期、過度的焦慮,影響到正常生活,應正視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


心禾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身心科兼任主治醫師吳思穎,在《好健康》會刊撰文表示,壓力和情緒的覺察,不見得容易。有的人從小飽經波折:例如重大意外、貧窮、失去親人,為了生存,情緒常是壓抑在最後面的,也許他可以感受到生理的反應,但卻沒有餘裕去連結底下的情緒。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容易用既定框架去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以盡力符合父母期許或社會期待。像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理想媽媽的形象、唯有讀書高等價值觀,許多人可能一輩子掙扎其中,難以真正理解、接納自己和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多少都會焦慮,若出現以下三個面向的狀況,是需要正視和處理的:

1. 焦慮的感覺過於強烈。

以致於不由自主淹沒在緊張害怕中,被擔憂的想法綁住,無法理性面對須處理的狀況。譬如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在公眾場合時,因過度焦慮而讓自己的表現大打折扣。又如懼高症的人,會想盡辦法避免相關的情境(開車不上高架橋、要到高樓層教室的課程就不去上、不搭飛機旅遊等)。


2.太容易焦慮、事情發生前就先開始焦慮、總是往最壞的方向去擔憂。

這樣的傾向與性格特質(先天易操煩)及早年艱苦的成長經驗有關。若是這傾向無節制地放大,會讓人在憂慮中惡性循環,身體也長期無法放鬆。如廣泛性焦慮症的人,常見的抱怨便是慢性失眠、睡前想到停不下來、肩頸僵硬、牙關緊繃、胃痛、疲勞。


3. 焦慮造成生活功能明顯限制。

例如因焦慮而影響工作表現、學習效率、人際關係。因預期性的擔憂而行為受限,如:不敢獨自出門、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有的人長期焦慮,也會衍生出憂鬱、家庭溝通失調的問題。


良好的治療,包括詳細的心理衛生教育,讓患者了解這個診斷的意義、可能成因,治療的選擇及其運作機轉。治療的範疇如下:

1.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經過廣泛研究證實其有效性,也具時效性的一個選擇。目的在協助患者主動察覺其思考──行為的固定模式,及這僵化的模式正在為自己帶來更多焦慮和困境。並與患者討論思考的彈性,及合理的判斷,和建立更豐富的行為策略,來有效因應焦慮相關情境。有效地緩和焦慮,才能讓患者真正脫離在無效模式中打轉的窘境。


2. 藥物治療:藥物包含短期使用、目的在快速降低焦慮的輔助藥物;和需要較長時間發揮作用(約2至4週藥效開始出現),但以提升大腦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來平衡焦慮的主線藥物。前者治標,後者治本。


3. 輔助療法:焦慮的出現,與一個人的人生觀、信念有關,也與此時遭逢的境遇有關。如何看待生命的起伏,接納與調適,以達更平衡的人生態度,或許可經由不同的資源輔助自己重新整合身與心的健康。這些資源包括:學習壓力調適及放鬆技巧、學習正念思考、做瑜珈等。


平時養成自我照顧的習慣,適時舒緩,則是長保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

◎在常規的責任之外,保留時間沈浸在讓自己愉悅的活動中:音樂、園藝、運動、照顧寵物、畫畫、遊戲等。

◎傾聽自己的狀態。接納這樣的自己,每個人都會有困頓的時候,為這個狀態的自己安排休息、親近信任的人尋求抒發或安慰。

◎了解情緒如同人生,自然有消長起伏,以照顧和感恩的心情來看待困頓時的自己,取代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怒意。全文請見 https://pse.is/JNN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