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中風患常見虛瘀貫穿病程發展

腦中風主要可分成缺血性、出血性兩類,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研究顯示,國人發生出血性中風的比例稍高,一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四成。患者常見「虛、瘀」證候貫穿病程發展。 陳醫師表示,腦出血發病初期,患者常見病邪大肆侵襲、影響身體。影響到經絡者,常見「痰瘀」症候明顯;而影響到臟腑者,則常見伴隨「瘀」症現象。到中期病情穩定時,虛證、實證表現都可見到。而到了後期病邪漸退,但往往正氣也較為虛弱,常見虛證、瘀證現象明顯。 陳萍和表示,「活血化瘀法」主要可用於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的後遺症的治療。許多研究顯示,及時正確地運用活血化瘀法,不僅能提高救治療效,而且能降低病殘率,因此應把「活血化瘀法」當作救治急性腦出血重要治則。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腦出血形成瘀塊血腫的原因,包括出血後血已離經而未能及時使用活血化瘀方式處理;治療時過量使用寒涼藥,使瘀血程度加重,這也可能造成中風延遲性出血的問題。 陳醫師表示,急性期活血化瘀應選用具有活血與止血雙重作用,藥性較平和的藥物,如三七、赤芍、水蛭、桃仁等;而溫燥性較大的活血化瘀藥物則應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