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變教授 馬英九開講台灣主權

前總統馬英九19日於東吳大學演講「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前世今生」,其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引得現場氣氛熱絡。(photo by林晏如/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晏如台北報導】「當時劉銘傳蓋鐵路是用怡和等洋行的資金,很類似現在的BOT,只是沒有弊案啦!」前總統馬英九20日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析「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歷史脈絡,其幽默風趣的談吐引得學生反應熱絡。課後也有學生就兩岸問題提出疑問,現為東吳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的馬英九總結說,兩岸要不要統一,應由兩岸人民同意決定,現階段則應保持現狀、持續交流。

二戰後邁入冷戰時期,全球局勢不斷變化,針對台灣的地位和歸屬,一直存在多種觀點,馬教授從鄭成功、馬關條約、開羅宣言,一路談到舊金山和約等,透過簡略的歷史概述,時不時穿插一些小故事,其幽默風趣的談吐,引起學生們笑聲不斷。

台灣地位未定論始於1950年韓戰,當時杜魯門發了2個命令:一是美國第七艦隊巡防台灣,避免國共發生內戰;二是台灣法律地位未定,要等待盟國或安全理事會的決定。終於1972年美陸《上海公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別國無權干涉。美國則認識到,兩岸所有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此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馬教授對此的結論是,美陸1979年《建交公報》與1982年《八一七公報》都維持相同立場,簡言之,「台灣地位未定論」實際上是美國在韓戰爆發後,為保留未來防衛第一島鏈中居關鍵地位之台灣所設計的戰略。美國目前官方立場則從「對台灣地位立場不變」,改為「對台灣地位不採立場」。

課後,來自中國東北的男同學提問說,「台灣跟中國關係很緊張,您怎麼看?」馬教授回應道,「不論如何,我經常說兩岸人民都屬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從地理上是鄰居、血緣上是親戚,從事業上看是夥伴關係,本來是這樣的關係,可是有些人的意識形態太強。」

另一位台灣的男同學也發問說,之前馬前總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吃飯時,是否有提及對方對於兩岸關係的底線?馬教授表示,「1992年兩岸透過海基會、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內容是海峽兩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於一中國含義兩岸認知不同,可透過口頭方式各自表達,所謂『一中各表』的好處是有彈性」他認為,兩岸要不要統一,應由兩岸人民同意,現在則應繼續保持現狀、持續交流。

東吳大學自105年起禮聘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以榮譽無給職方式擔任「嚴家淦法學講座教授」,以每月一場不同主題的演講課程,與同學互動對談,全學年度已講授8場演講,場場反應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