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引商遺作曝光 確診離世小女兒曝她「生前遺憾」

國寶演員劉引商在遺作大愛《搜尋者》中,飾演一位山東奶奶,年輕時把兒子留在香港,年老多病後希望找回兒子盡扶養義務的親情糾葛。《搜尋者》是劉引商罹癌化療結束後拍的第一部戲,也成了人生中最後一部戲,當時小女兒每天6點多就載劉引商,從淡水出發到基隆片場。

《搜尋者》戲殺青,劉引商跟女兒重回汐止老家附近回味越南菜(圖/大愛電視)
《搜尋者》戲殺青,劉引商跟女兒重回汐止老家附近回味越南菜(圖/大愛電視)

對夜貓子的劉引商來說早起很辛苦,已經不需要靠演戲賺錢的她,也不需要量產,「接戲完全是憑感覺」,接拍的每一部戲都是緣分。《你好,我是誰》就是去嘉義親自看到曹奶奶覺得很可愛,看到曹汶龍醫師覺得很孝順,戲劇內容也是探討臺灣現在非常值得關注的失智老人的議題就決定接戲;拍《搜尋者》是因為王重正導演人生中唯一演過的一次戲,就是跟劉引商兩人演母子,兩人結下了情誼。

王重正導演與劉引商(圖/大愛電視)
王重正導演與劉引商(圖/大愛電視)

去年初劉引商拍戲的場景是在基隆廢棄的仁愛之家,當時疫情剛正嚴峻,雖然劇組已經重新打造,因為水電問題,得外租流動廁所使用,當時又下大雨地下又溼滑,劉引商裝人工膝蓋藝上廁所相當不方便,第一天就憋尿不敢多喝水,直到憋不住才說出來,劇組趕快想辦法用輪椅推劉引商到鄰近新的仁愛之家上廁所。

第二天劇組立刻找來流動殘障廁所放在最靠近劉引商的位置,讓她可以安心便利的拍戲。雖然小女兒都會陪劉引商拍戲,不過都只會待在車上或其他地方,小女兒說劉引商經典名言之一就是「台詞不是用背的是用理解的」,工作的事很少跟家人說,只有碰到挫折忘詞沒表現好,回家路上才會懊惱。

劉引商家客廳中家人安置的角落,先生送上親手製作的康乃馨跟粽子,最右方是劉引商父(圖/大愛電視)
劉引商家客廳中家人安置的角落,先生送上親手製作的康乃馨跟粽子,最右方是劉引商父(圖/大愛電視)

劉引商熬過化療,照電腦斷層全身找不到癌細胞,小女兒一直覺得可以至少再挺過5年,沒想到最後卻是因為新冠肺炎離世,小女兒回憶起劉引商不時都哽咽哭泣,到現在都是很難過。劉引商是花葬,沒有墓碑跟牌位,現在家裡客廳安置了一個角落是全家人跟劉引商交流的地方。

小女兒說,高齡90的父親婚後不懂浪漫,不過現在白天去托老所親手做的康乃馨跟粽子都會送給劉引商。劉引商的房間現在也保存完好,不少有年代值得保存的戲服都還留著,小女兒想說不定哪一天有劇組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