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劉育育獲社區營造青年行動獎

▲文化部今(13)日舉辦第1屆社區營造獎頒獎典禮,共9位(組)個人、團體獲獎。(圖/記者李琦瑋攝,2022.12.13)
▲文化部今(13)日舉辦第1屆社區營造獎頒獎典禮,共9位(組)個人、團體獲獎。(圖/記者李琦瑋攝,2022.12.13)

文化部今(13)日舉辦第1屆社區營造獎頒獎典禮,由行政院長蘇貞昌頒發「社造貢獻獎」,文化部長李永得頒發「社造創新獎」、「青年行動獎」及「社造行政獎」,感謝全國長期默默投入社區營造的社造工作者。掀冊工作室(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劉育育從離鄉、返鄉、留鄉做社區營造,投入公共事務、協助地方創生,並在今年當選苑裡鎮長,盼服務在地居民,獲「青年行動獎」。

本屆「社區營造獎」收到來自全國138件績優社造或社會創新團隊報名,初審遴選出41件(團體22件、個人19件),再由決審會議委員共同審慎評比,最終選出共9位(組)個人、團體。獲獎者各頒發獎金新台幣20萬元、獎座及得獎證書。

▲掀冊工作室(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劉育育獲第1屆社區營造獎青年行動獎。(圖/文化部提供)
▲掀冊工作室(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劉育育獲第1屆社區營造獎青年行動獎。(圖/文化部提供)

劉育育2013年因苑裡鎮沿海風力發電機組選址不當,爆發環境抗爭,返鄉參與苑裡反瘋車運動,2014年底與夥伴共同創辦「苑裡掀海風」團隊,進行藺草產業田野調查、發行地方刊物、推動在地文物登錄保存工作,並結合農產銷售和教育活動,促進社區的互助循環。

劉育育坦言,小時候想要離開自己家鄉,從高中離鄉到都市求學工作了18年,後來返鄉、留鄉,做起社區營造工作,並在今年當選苑裡鎮長,「今天站在台上,想非常驕傲地介紹自己來自苗栗苑裡、以住在苑裡為榮」,她將以跟台灣人群從事共好共榮的生活為一生志業。

她說,自己是藉由社會運動認識社會,「社運就像頭燈、社會是地圖、社造是指南針,缺一不可」,都是讓她在返鄉深耕途徑上,秉持理念初衷,開展地方工作的關鍵,「我們不只要顧腹肚,也要顧佛祖」,因為公共就是生活,地方好,居民生活才會好,下一代也會更好。

▲吾鄉工作坊執行長盧思岳獲社造貢獻獎個人組。(圖/文化部提供)
▲吾鄉工作坊執行長盧思岳獲社造貢獻獎個人組。(圖/文化部提供)

吾鄉工作坊執行長盧思岳曾任中學教師,在戒嚴時期帶領學生參與鹿港反杜邦運動,八零年代投入環保、勞工、農民等社會運動,曾遭逮捕及判刑。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他帶領青年志工隊進駐台中石岡,以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協助災區重建,並串聯30多個民間重建團隊,創立「台灣社區重建協會」,2006年共同參與創建「台灣社造聯盟」,10多年為推動公民社會奉獻心力,獲頒「社造貢獻獎」。

盧思岳笑稱自己曾經是一名文青,因緣際會成為社運流氓,九零年代投入非營利組織,爾後協助台中石岡災後重建,沒想到「越幫越忙」,最後住了下來、成為石岡人,此後致力社區營造。他說,「社區營造是日常生活裡最溫和的社會運動,希望大家一同參與社造接力賽,為台灣邁向公民社會而努力。」

獲「社造貢獻獎」團體組的新港文教基金會以「希望下一代不變壞」號召在地民眾由下而上協力參與新港的改變。董事長陳政鴻受獎時說,社造能在新港從無到有、開花結果,正是因為相信由下而上的協力共好,透過眾人集結力量,可以讓個人得不到的理想,藉由社區參與、團隊合作,讓理想得以實現。

同獲「社造貢獻獎」團體組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致力於921地震地區重建,建立社區自主永續經營機制。董事長廖嘉展表示,「社區營造是艱辛而偉大的過程,不是常人可以幹的」,社區營造是台灣民主深化的過程,底層居民互相理解、包容、原諒,同時也在欣賞彼此中學習成長、創造未來。

▲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獲社造創新獎團體組。(圖/文化部提供)
▲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獲社造創新獎團體組。(圖/文化部提供)

獲「社造創新獎」團體組的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在離島辛苦耕耘,除積極復振馬祖語、實踐環保行動外,更藉由旅遊引路之方式,建立社區耆老的自信活力,進而重新定義「馬祖青年」的概念;獲「社造創新獎」個人組的葉家豪,則是發揮其專業的農業知識,自山林環保著手,並打造書屋作為資源共享平台推動閱讀。

獲「青年行動獎」團體組的逆風劇團,透過戲劇及社區公益行動等多元方式,長期陪伴特殊境遇青少年,使其從中找尋到人生方向與自我價值。「青年行動獎」個人組得獎者還有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執行長林建叡,其協助社區募款,設計興築在地兒童圖書館,改造廢棄碾米廠為物產展售問路站「藝農號」,翻轉在地頹勢。

澎湖縣湖西鄉公所長年透過鄉鎮層級社造中心盤點全鄉資源,積極推動公私協力的社造行動,成功引動新住民走出家庭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與推動,獲得「社造行政獎」團體組獎項。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社區營造推動至今已28年,最大的成果在於凝聚社區民眾對於自己故鄉的認識及認同,進而成為台灣許多政策及價值觀最有效傳達的途徑之一。他強調,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未來一定是相輔相成的,社區營造獎的辦理即是為了宣示「社區營造一定會繼續推動下去」;同時,也期待藉由社區營造獎,將得獎者的努力及貢獻,與所有的社區互相分享、交流,讓社區發展得更好。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文化部傳藝中心歲末敘暖 傳統戲曲藝人齊聚辦桌交流
台灣首位戲曲院士曾永義辭世 文化部、大專院校哀悼
文化部發布新人事 藝發、文資、綜規司長10月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