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嚴管制如七傷拳 自損經濟

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平台「淘寶台灣」在台上線不到1年,昨突然宣布退出台灣市場。(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平台「淘寶台灣」在台上線不到1年,昨突然宣布退出台灣市場。(本報資料照片)

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中有一種武功叫「七傷拳」,功夫厲害,但有「傷人七分、損己三分」缺點。執政黨現在不斷升級對陸資的管制,就如同打出七傷拳,支持者叫好,但也造成自己「內傷」。畢竟一味趕走陸資、類陸資,既有損本地就業、稅金,與直接的服務,更可能傷及台灣經濟投資活力,可謂得不償失!

經濟部擴大對陸資「控制力」的認定標準,以大陸阿里巴巴對淘寶台灣投資者英商克雷達具有實質控制力,認定為陸資,最終讓克雷達決定下架淘寶台灣,收攤走人。這也是繼愛奇藝台灣站關門後,再一椿令民眾無法享受這些平台在台客服直接服務的憾事。接下來,蝦皮購物雖不至於馬上被盯上,但未來想擴大營運卻是困難重重。

目前國內對陸資採正面表列,許可的才可以來台申請投資,但也條件重重。造成陸資繞道第三地,與外資結合進入本土營運。政府作法固然是要揪出「假外資」,但新的《大陸地區來台投資辦法》的修法,用「分層認定」與「實質控制力認定」加嚴對陸資採認,則可能衍生錯殺正常投資爭議。畢竟現在早已是一個資金無國界的時代,跨國夥伴投資已是常態。

想嚴管陸資,除意識形態作祟外,無非擔心本國高端科技技術被對岸掌握。但這不該通殺陸資,而是應該劃出一條保護界線。有敏感性的含金量技術,盡可專法嚴管。至於其他像是愛奇藝、淘寶這種民生或不敏感的行業,無妨就大膽放寬管制,既可輔導納入管理,也可讓民眾享受直接服務,更可拉升外資、陸資對台投資活力,這不是更好的做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