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風暴2】曾掌全台三分之一礦場擁千萬 19歲幣神現繳2.9萬房租也發愁

19歲的厚澤是從挖礦起家的少年幣神之一。
19歲的厚澤是從挖礦起家的少年幣神之一。

FTX事件被比做傳統金融的雷曼兄弟事件、新創圈的惡血騙局,公司高層隻手遮天,投資新手未察覺風險,老手也不見得能倖免。FTX聲請破產重組後,團隊遞交給法院的文件中顯示,台灣的用戶數占3%,若排除巴哈馬等其餘避稅天堂的國家,台灣受害情況在全球排名第七。確切受害人數,目前仍無從得知,但從挖礦起家的少年幣神厚澤是其一。

FTX破產,債權人達上百萬。(東方IC)
FTX破產,債權人達上百萬。(東方IC)

 

去年11月初,FTX還沒出事時,厚澤飛往新加坡參加金融科技節。他和夥伴創立一家區塊鏈顧問公司,想在新加坡尋找合作機會。出發前,他看了一台MINI汽車。19歲的他,從小讀資優班,國二就踏入幣圈。身為家中獨子,他不想活在父母期許的框架:聽話、念書、追求穩健的人生,為了獨立,他從零件買賣開始,自學挖礦,全盛時期,他掌管全台1/3的礦場,早早坐擁千萬資產。

如今,無論是少年幣神或MINI汽車,都離他遠去。FTX出現爭議之初,他沒太多警覺,僅當是市場的利空消息,「加密貨幣圈上一次有交易所出事,導致投資人錢拿不回來,已經蠻久了,零星事件都是區域性的。即便最近10年,一直有交易所被盜,但用戶最終都有得到足額補償,包括我和很多投資人對交易所風險的警覺性也降低了。」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全球投資人因此受害。(達志影像)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全球投資人因此受害。(達志影像)

 

厚澤卡在FTX的是9成以上的個人資產,約數10萬美元(新台幣上千萬元)。他高中畢業即創業,同學多已在台大就讀大二,去年他申請上美國的大學,如今卻不知是否還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就讀。且他因資金多在鏈上,FTX破產後,現金一度軋不過來,一個月2萬9,000元的房屋租金也成問題。

「幣圈是一個處處充滿暴利的地方,但也處處充滿風險。」厚澤悠悠地說。國中踏入幣圈,因缺乏本金,他的資產配置一直採取激進的策略,但也因入行早,他看過無數前金補後金的資金盤、多層次傳銷和募資捲款跑路的新創項目。投資前,他一定先搞清楚高利報酬的來源,避免自己被當成韭菜收割。他也時不時思考發生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但我真沒有想到風險會以FTX這樣的形式發生。」

「那一天,人們終於想起,中心化交易所帶來的可怕。」那段時間,臉書、Telegram上的幣圈社群,不時可見年輕投資人改《進擊的巨人》的名台詞自嘲。

「中心化交易所又沒受到監管,很容易出事。」專長為金融科技與加密資產的律師黃亞森說,中心化交易所存在很多不透明性,包括公司在哪裡成立、該國的法規架構、擔保機制、財務狀況、金融商品的風險與資訊揭露等,「中心化交易所背後是什麼?用戶沒有概念,可以理解。問題是,交易所本身有沒有告訴用戶這些事?對幣安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全世界最大,So what?從法律嚴格的角度來看,今天出問題,我人在台灣,究竟怎麼跟你拿回錢?」

未受到監管 衍生性金融商品充斥

2008年美國大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忽然倒閉,掀起金融海嘯,引發一群人對金融機構的不信任,他們認為現代金融的信任體系,有賴如政府、公司的第三方機構,這類中心化機構若發生人為疏失或操縱,影響可能數百萬人。有「比特幣之父」之稱的中本聰於是提出點對點的傳輸模式,以此區塊鏈的技術建立一套不需第三方機構的信任體系,公開、透明、可受各方驗證,稱之為「去中心化」。

然而,過去幾年,吸引大量用戶的交易所如幣安、FTX,皆是以傳統公司形式成立的交易所,他們所提供的金融服務便宜、方便且快速,就像華爾街的金融機構。但用戶的資產交由交易所代管,沒有區塊鏈強調的公開透明,還因是新產業遊走在法規邊緣,缺乏監督。官有訓解釋,「我們把錢安心交給交易所,以為反正有很多名人支持、很多知名機構投資,他就不會把我的錢拿走,但當他在挪用客戶資產的時候,我們渾然不知。」

出事前,FTX創辦人SBF形象正面,很年輕就登上《富比世》雜誌美國400大富豪榜。(達志影像)
出事前,FTX創辦人SBF形象正面,很年輕就登上《富比世》雜誌美國400大富豪榜。(達志影像)

 

此外,中心化交易所還提供五花八門的「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s),卻不一定受到監管。傳統金融,商品、利率、匯率與股票稱為四大基本金融商品,其所衍生的金融商品包括常聽到的期貨、選擇權等,都是建立在契約的交易,投資人可以較低的保證金,簽定更大倍數金額的交易契約,也就是說,即使只有一萬元的資金,卻能進行數萬元甚至數10萬元的投資。若成功,便獲得比他原來保證金更大的效益,若失敗,保證金虧損,且投資人為此借貸,甚至可能負債。

衍生性金融商品和基本金融商品組合,可以產生數以千計的變化,但背後機制複雜,不但需要數學公式計算,投資的風險也在層層專有名詞與術語中被掩蓋,投資人多在華麗的獲利包裝下入場,卻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2008年的金融海嘯,正是起因於此,擅長設計複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將信用不良的次級房屋貸款等高風險債務,包裝成貌似安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後全球受害。

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傳統金融已是監管難題,在加密貨幣圈亦然,因為這類金融商品是中心化交易所的獲利來源,也是投資人最熱衷的交易方式—除了幣價翻倍,這是他們最有可能以小搏大的機會。官有訓在圈子7年,他觀察,大部分投資人一開始對加密貨幣都保持警戒,不敢投入大筆金額,「加密貨幣交易風險高,但大家投入的金額相對小,平常虧錢就自嘲被交易所『割韭菜』(散戶的錢被機構賺走)。」但若嘗過幾次一翻數倍的甜頭,投資人也可能變得大膽。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我是怎麼踏上破產危機 加密貨幣風暴下的監管難題
【加密貨幣風暴3】他本想靠投資35歲提前退休 大玩槓桿賠光千萬資產
【加密貨幣風暴4】監管機制路迢迢 台韓都有年輕人因投資失利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