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勞退能領多少?掌握三柱理論5要點老後不愁錢

每個人都期待自己老後的退休生活能過得健康、快樂,即使沒有上班時的固定收入,也不必為了錢煩惱。這個願望很難達成嗎?其實不會!只要正確做、提早做,每個人都能擁有優雅的老後生活。

世界銀行在1994年提出「三柱理論」(Three Pillar Model)的退休金型態:第1根支柱是公共管理,意指社會福利;第2根支柱是強制性提撥,由私部門準備;第3根支柱則是個人自願性的累積退休金。

如果把這個模式套用在台灣,那麼第1根支柱就是最底層的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國保老年年金;第2根支柱是企業提撥與勞工自提的勞退新制退休金;第3根支柱則是最上層的個人準備(退休金)。

只要把這3根柱子顧好,退休後就不愁每月的金流,而且還能夠過得悠哉樂活。因此,只要掌握好以下5大要點,就不必愁老後沒錢。

要點1 拉長工作年資 將來勞保年金領得也較多
勞保老年年金的給付金額,是隨著投保年資而變動,工作時間越長,未來能領到的金額就越高。

我們以投保薪資最高的60個月皆有43,900元、參加保險年資滿30年,以勞保局的老年給付B式(保險年資×平均月投保薪資×1.55%)計算,每月可請領為24,497元。但如果投保年資下降為25年,則每月僅可請領17,011元;年資滿20年,每月請領金額更下降至13,609元。從這裡就能看出,勞保投保年資長短的差異。

要點2 勞退自提6%有稅負優惠 還能加速擴大退休金水池

第2根支柱的勞退新制,則不同於勞保年金。在試算勞退新制時,除了要考量個人薪資之外,還要加計政府的操盤功力。依據勞動部網站數據顯示,勞退新制基金自2005年7月成立以來,平均績效是2.82%,若以目前月薪4萬、平均每年調薪3%,勞退新制基金的政府操盤績效以2.8%計算,若是25年退休後,每月可領8,049元。總計勞保加上勞退能月領2.5萬元。

而在勞退新制中,很多人只記得雇主必須提撥最低6%的勞工薪資到勞工專屬個人勞退帳戶,卻忘了勞工也能自行提撥薪資到戶頭中,最高可提撥6%。而這6%自提的部分,則可享有「遞延稅負」的節稅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所得稅率為12%,那麼自提部分的薪資在當年度免扣12%,等到退休時,這部分的薪資才需要課稅。而且,退休後所得不如在職時多,適用的所得級距較小,如果是最小的5%,那等於少繳7%。此外,退職所得還享有「定額免稅」,只要是分期請領退休年金的人,退休後全年免稅扣除額為78萬1000元,超過才要繳稅。所以,自提6%不僅有遞延繳稅的優惠,還能加速累積退休金,讓退休後的年金月領金額往上增加。

要點3 年輕就是本錢 「時間複利」幫你存下大筆退休金

最後一根是金字塔最上層、該自己著手規畫的第3支柱──個人理財。如果退休後,想住養老機構,享受被妥善照顧的生活,就該提早規畫退休年金。

從實際層面來看,我們存退休金,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是儲蓄與支出,部分可控制的是收入與生活,而完全無法控制的是投資報酬與政府政策。因此,首先就要從能控制的儲蓄與支出著手,例如善用退休金自提的稅負優惠、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支出等。

同時,還要挑選適合的投資工具,來積極搶救自己的退休金,例如利用ETF(例如台灣50、台灣高股息)或是一些區域型股票基金等來準備退休金,就是簡單的投資方式。

要點4 退休後收入要以「穩定、固定」為主

退休後沒有了每月按時入帳的工資,只剩下勞保年金與勞退年金,兩筆錢加總起來也不過2~5萬元之間,因此第三層支柱──靠個人準備的部分,就要想辦法轉換成「穩定」、「固定」的退休金來源。

為何退休金要強調穩定、固定?如果一個月固定支出是4萬元,勞保與勞退兩筆年金是2.5萬元,那麼尚有不足的缺口1.5萬元,如果這個月只進來1萬元,下個月進來5千元,試想,你的退休生活會過得安穩,還是提心吊膽?

因此,個人準備的部分,應當透過穩健且固定配息的商品,來提高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例如每年均穩定配息5%的商品如ETF、債券基金,或是購買終身還本保險或遞延年金、保證年金產品,以創造永續金流。

要點5 轉嫁老病殘風險 醫療險幫忙減輕負擔

人總會面臨老病死的問題,但往往死不可怕,最怕半死不活,因此要轉嫁老病殘的風險,趁年輕時就要買對、買夠保險。

對經濟預算有限的人來說,可優先規劃最基礎的保險項目,費用較低,例如實支實付險、意外險,若不幸需住院治療或是發生意外,就能有部分保障。等有餘力後,再進一步考慮重大疾病險、癌症險、長照險、殘扶險。尤其是生病失能,需要人照護的時間平均長達10年之久,人力照護與醫療器材都是一筆可觀的費用,更需要保險來幫忙轉嫁財務風險。

—>看完整新聞專輯【第二人生 安可幸福學】